据外媒报道,虽然辉瑞和Moderna的疫苗可能最终帮助美国人摆脱冠状病毒大流行,但至少还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那里的人才能回到大流行前的生活方式。安东尼·福奇博士认为,最好的情况是,等到2021年9月,美国人可能会接近“某种形式的正常”。当然,这个时间表最终将取决于有多少美国人选择接种疫苗。
在此期间,新冠大流行正在美国各地蔓延。过去一周,美国平均每天新增21.5万人新冠病人。与此同时,死亡率正在迅速上升,许多重症监护室正在接近或满负荷工作。信管部精度传播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则可以追溯到大流行疲劳,也就是说,许多人厌倦了遵守新冠病毒安全准则。
当谈到这个话题,《华尔街日报》曾在10月份评论道:“集体耗竭--即大流行疲劳--已成为各政府的一个强大对手,它们正指望通过最新一轮限制措施来实现高度的公众合作以拉平感染曲线。当局说,对大流行的过度疲劳可能会加剧一个恶性循环:疲惫的公众往往会放松警惕从而引发更多的感染和限制,进而加剧这种疲劳。”
鉴于这种情况,一项来自耶鲁大学的新研究发现,减少标准的14天隔离实际上有助于减少新冠病毒爆发的数量。其基本原理是,从心理和经济的角度来看,较长时间的隔离可能会造成压力进而可能导致一些人完全无视安全规范。简而言之,稍短一些的隔离可以帮助加强遵守和减少大流行疲劳所带来的影响。
虽然较短的隔离时间似乎有违常理,但最近的研究发现,抛开大流行疲劳不谈,14天的隔离时间可能有些过长。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本月早些时候就已经将14天的隔离建议缩短到了7-10天。根据修订后的指南,任何接触过病毒感染者的人如果PCR检测呈阴性那么可以在7天后离开隔离区,如果不进行检测则需要10天。美CDC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当然不是草率地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他解释称,这一调整则是基于经过彻底和严格审查的科学研究做出。
《国家地理》补充称:“除了减少几天的隔离时间,减少隔离时间还可能有助于预防新冠病毒聚集。最近,在生物统计学家Jeff Townsend的带领下,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数学模型来证明这一点。他们发现,将COVID-19检测跟缩短隔离时间战略性地结合起来可以减轻潜在接触者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研究还表明,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在感染后5天左右传染性会更强,这一发现表明,较短的隔离期不会产生任何的不良影响。
最后一点,耶鲁大学的研究还发现,最佳隔离期约为7天,并且最终要进行PCR检测。“适当的时间检测可以让较短的隔离变得更有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影响、对业务完整性的破坏以及跟新冠肺炎相关的公共卫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