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TGBUS
截止更新时间,根据读卖新闻的报道,任天堂将采用夏普的Switch液晶,也就是采用了视差屏障的方案。该方案既会损失分辨率,也会损失亮度, 因此不适用于高清电视领域。对于分辨率不高掌机领域,分辨率问题不会那么明显。但是损失亮度对于掌机游戏体验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同时任天堂称会改进供电, 所以关于续航力的问题,我们有待进一步消息放出。截止更新时间,根据读卖新闻的报道,任天堂将采用夏普的Switch液晶,也就是采用了视差屏障的方案。该方案既会损失分辨率,也会损失亮度, 因此不适用于高清电视领域。对于分辨率不高掌机领域,分辨率问题不会那么明显。但是损失亮度对于掌机游戏体验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同时任天堂称会改进供电, 所以关于续航力的问题,我们有待进一步消息放出。
至于3D控制棒,没有任何具体的消息,显示技术的3D化如何和控制棒联系起来让人很有兴趣,这将会是我们下一步的关注重点。
除了成本和效果的均衡问题之外,任天堂推行3D最大的问题还是3D内容的制作问题。众所周知,3D电影的制作需要特别的设备分别同时获取左右眼 的信息,将现有游戏信号3D化要消耗不少的机能,以上都会为掌机的3D化带来不小的麻烦,也许第一方不会在资源上受到太多限制,但是注意成本的第三方也许 会在乎。
让我们期待E3上第三方的表态吧。
正文:
任天堂又要玩3D了?咦,为什么要说一个"又"字?
尽管现在无论是家机还是掌机,任天堂都玩得风生水起,但说到并不是新发明的3D立体显示,就不禁想到任天堂最失败的主机Virtual Boy(这东西完全和名字带来的联想不一样)。红黑4色调,32级亮度,必须把脖子架在眼镜架子前面,用手柄玩的主(掌)机,听起来都让人觉得很莫名。任 天堂当时到底要干啥?
不过VB还不是任天堂第一次尝试3D立体显示,早在1987年任天堂就在FC上推出过Famicom 3d system这样一款周边(其工作原理和如今的3D眼镜无异,和VB实现3D立体显示的机制有所不同。)。翻翻老黄历,嗯,任天堂和3D立体显示还是有着 很深刻的渊源的。

只可惜2次的尝试都是以失败告终。Famicom 3d system作为一款周边,因为技术的不完善很快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VB上市仅仅几个月,全球出货126万台就匆匆推出了历史舞台。迅速的失败,也意 味着投入的精力,付出的代价是有限的。Famicom 3d system作为周边销量不振自然不会影响任天堂的全局,VB的失败也丝毫没有影响任天堂当年凭借SFC赚得钵满盆满。

时过境迁,现在的技术和当年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借着阿凡达的势头,现在关于普及3D的宣传和讨论热烈异常。不难发现,其中最热心,推广声势最 大的,还是像Nvidia,SONY这样引领技术潮流的商家。再详细点看,Nvidia已经推出的3D Vision从硬件到软件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其中利用驱动功能将现有游戏显示3D化很显然地说明了这不过是提升自身显卡产品和技术标准竞争力的一小步 棋而已。SONY作为影视器材生产领域的领军人物,3D显示技术和器材理所当然的是当前的研发重点,更何况作为电影界和游戏界的内容大户,整合多方资源利 用3D显示攻占用户的客厅办公室必定是SONY的计划安排。
最没想到的就是,在GDC上默默无闻,对于新一代3D立体显示一直没什么动作的任天堂竟然现在抢先要把掌机3D化了!上文中2种类型的商家都有 很充分理由去展开自己的3D业务,任天堂有这样的理由吗?
比起兴奋,更多的是疑惑。尤其是作为市场领跑者的任天堂做出如此的举动。
任天堂对于具体的技术丝毫没有提及。出于对掌机特性的理解,现在媒体普遍下意识地判断任天堂不会像已经商品化的Nvidia,SONY的产品一 样使用主动快门式眼镜,而会采用裸眼3D的技术。如果是裸眼3D的话,问题就大了!就目前几种实现裸眼3D的技术而言,使用视差障壁技术,在显示屏内制造 屏障实现左右眼图像分离既影响分辨率又影响亮度。使用柱状透镜方式会损失分辨率。损失分辨率显然会影响游戏体验,影响亮度除了影响游戏时体验之外,要解决 而提高亮度还会导致续航力下降的问题。至于使用多层显示屏叠加技术的话,技术难度暂且不提,多层带来的成本提升显然会非常明显,况且该技术对于显示内容制 作方面的特殊要求也会带来很多麻烦。更贵更不便携更不清楚的掌机,谁要?
SONY 3D OLED电视
退一步说,就算任天堂最后还是要玩家戴眼镜,刷新率翻倍同样可能会造成电力消耗增加,电路设计成本增加问题。就算采用新技术以上都不是问题,眼 镜的硬成本也无法回避。呵呵,Nvidia的眼镜1300人民币。见过和DS本体一样贵的DS外设么?
售价高昂的Nvidia 3D眼睛
然后,3D显示毕竟是显示技术层面上的革新。对于影视器材厂商SONY而言这一步是势在必行,对于现在走内容为王的任天堂来说,3D能带来游戏 体验感染力的上升,但是对于游戏设计本身而言,游戏不同于视觉奇观的电影,3D化能给游戏设计注入新元素么?本人目光短浅,的确现在还没能想到如何运用的 端倪。
假设以上都不是问题,假想中的N3DS显然和任天堂现在已有的机型和游戏是相对独立的产品,就算官方发布文保证会和旧有机器充分兼容,任天堂还 是会有3D内容不足的担忧。3D显示的源内容和过去的是不一样的。Nvida利用3D VISION驱动将过去的游戏3D化会明显影响性能,很难想象任天堂会开发出超过Nidia的,将过去已发售游戏3D化的软件来,更何况DS有的是原本就 已经很贫弱的机能。那么,新的3D内容谁来做?就为了一个不重要的显示强化技术,将大部分游戏翻新一遍?这样任天堂真的会上天堂的。全新开发游戏的话,第 三方的接受程度很成问题,在第三方坟墓的阴影久久不散的状况之下。仅凭第一方,嗯,任天堂这种事情干得不少,但是一年第一方能新出多少支持这个的游戏?很 难想象会有人为了没有多少第三方支持,很少用得上的机能大把大把的扔钱。至少我不会。
所以啊,我在想,不是任天堂学索尼在玩“勇者别嚣张3D”这样的把戏吧?作为DS家族一员的N3DS真是3D的话,很可能只是任天堂作为领跑者 的一个象征性姿态。成功也不过是为DS系列锦上添花,而失败,或许更本不能叫失败,因为任天堂很可能不会将宝押在这样一款在自身产品线中定位尴尬的机种 上。“我们将会继续创新!嗯,不过我们不会花很多力气在上面!3D什么的,交给技术的SONY去解决就好了!”难道任天堂会在今年E3像NATAL亮相一 样拿出什么火星科技?今年的E3一定很热闹了,SONY可也是3D显示的技术领先者,这次任天堂先出一手,却很可能得不到先机呢。说不定3DPSP能更早 和大家见面呢?
我猜想,应该是这样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