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蚊子可能很小,它们的杀伤力也可能是间接的,但对人类来说,蚊子却是这个星球上最致命的动物。对付这些令人讨厌的昆虫传播的疾病是一种降低它们致命性的方法,其他一些人则在寻求通过基因工程从吸血源头解决这个问题。来自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农业生命研究中心的一个新项目就正在寻求对蚊子的基因变化进行“测试运行”,据悉,这些基因变化会被自动删除。
近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用基因工程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付蚊子,但对生物体进行基因改造然后将其释放到野外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有害后果,并且这种后果可能难以逆转。这就是德州农工大学农业生命研究项目的切入点。研究人员正在寻求实现基因修改的“测试运行”,然后在一段时间后自动从蚊子的遗传密码中将其删除。
这项研究的论首席研究人员Zach Adelman指出:“人们对转基因以一种不受控制的方式在环境中传播很警惕。我们认为,我们的战略有可能能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这个想法是,我们能不能编写一个转基因程序将其移除。这样,基因就不会在环境中持续存在。”
为此,研究人员评估了三种可能实现这种自我删除的方法并选择了一种利用所有动物都会使用的修复受损DNA的过程的方法。据了解,研究人员将引入一种“基因驱动”--一种旨在迫使改良基因在生物群体中传播的遗传成分--以及一种DNA切割酶和蚊子自身DNA的一小部分重复。
因为细胞核内的修复酶会在断裂的DNA链周围寻找重复的基因序列并删除重复序列之间的序列,所以研究人员提出假设--当引入的酶切断DNA时,蚊子自己的修复工具会删除驱动基因以及其他增加的序列。
眼下,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不同的基因驱动并确定它们在苍蝇和蚊子身上能持续的时间长度。
据悉,这项研究将在未来5年内从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获得39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开发自我删除基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