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强子对撞机2008年9月10日正式启动,一度因氦泄漏停机,历时14个月、花费4000万美元后得以修复。
去年年底,对撞机重启后实现总能量高达2.36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对撞,创下质子流对撞能级纪录。
不会产生任何危害
两束质子流19日开始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内流通,为30日对撞做准备。尽管每束质子流带有上万亿个质子,但质子极为微小,在两束质子流交汇过程中 发生对撞的质子数量很少。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加速器及技术负责人史蒂夫·迈尔斯说,令质子发生对撞堪称一项挑战,“这就像从大西洋两岸(向对岸)扔出一些针,令这些针在半 路上迎头相撞”。
路透社认为,虽然两束质子流成功迎面交汇,质子第一次发生对撞也可能需数小时,甚至数日。
大型强子对撞机自问世以来受到学术界热切关注,但也遭受不少疑虑。一些人甚至担心,对撞试验会生成黑洞以致地球毁灭。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否认对撞试验会对人类构成威胁。他们说,对撞产生的任何“洞”都将在顷刻间消失,不会产生任何危害。
大型强子对撞机建于瑞士和法国交界地区地下100米深处、总长大约27公里的环形隧道内,大约7000名科研人员参与对撞机建设。对撞机旨在借助总能量达7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对撞模拟宇宙大爆炸后最初状态,以便对宇宙起源和各种基本粒子特性展开深入研究,包括“寻找”希格斯 波色子以及研究暗物质与暗能量。
按照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希格斯波色子是物理学家从理论上推断出的一种基本粒子,是物质的能量之源。研究人员希望借助对撞试验发现希格斯波 色子的“真面目”,证实这种粒子的存在。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德斯皮奥那·哈齐弗蒂亚杜说,希格斯波色子将为探寻生命起源提供线索。
按照核子研究中心负责人霍耶尔的说法,对撞试验成功后,电脑将整理出大量试验数据,可能需花费数月才能得出科学结论。
霍耶尔说,研究人员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对暗物质“有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