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起前几天摩托罗拉宣布用Skyhook的WiFi Positioning System(WPS)替代Google自己的位置定位服务,以改进基于网络的定位准确度,我们就不难理解Google此举的意义之所在了。
那么Google到底是怎么用街景小车来收集沿途 WiFi 数据的?他们都收集了什么呢?
上图就是一辆Google街景小车,你可以看到在顶部有一个Maxrad BMMG24005全向无线电天线,正是这个天线可以接收到汽车所经过区域内所有公开的WiFi无线信号。这辆车以一般的时速在路上跑,这个速度速度只需要花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探测到区域内的WiFi接入点。
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最初会在车内进行初步处理,使用标准的Kismet开源软件,之后这些数据会传到Google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里,用于编译进Google基于位置的数据库里。车内接收器完全是被动式的接收符合802.11 b/g/n协议的无线信号,它们不会主动搜索或与无线接入点进行通讯。
这套设备可以捕获到所有的信息,包括头数据、SSID和MAC地址。它还会分别记录信号强度和广播通道。
所有这些捕捉到的信息都会被用于Google基于位置的服务,包括提供给Geolocation API的用户使用。比如,使用移动Google Maps的用户可以打开My Location(我的位置)功能通过基站和WiFi接入点来定位他们的位置。
当用户的一台电脑发送请求到Google的位置服务器时,Google会看到其MAC地址,位置服务器用这个MAC地址对比自己数据库里的MAC地址,找到匹配的MAC地址所定义的带有位置编码的位置信息(比如经纬度),位置服务器之后就会使用这个带有位置编码的位置信息来三角定位出用户所在的大概位置,并将这个位置传回到用户的设备上。
Via Google Operating System
Pic via mgroot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http://www.googl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