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0:32:21
中移动喊停RF-SIM转向银联标准
发布日期:2010-06-10 06:37:03  稿源:
近日,不断有消息传出,称中国移动正叫停2009年主推的手机支付业务方式RF-SIM,转向支持由银联主导的NFC标准。不过中国移动方面并没有 正式回应这则消息。据悉,此前中移动已经采购了100万张RF-SIM 卡,单价为100元左右,采购金额上亿元,并准备近期发展1000万手机支付用户。

  两大巨头的标准之争

  在手机支付这个新兴领域,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工信部消息称,目前科技司和电信发展司正在推动移动支付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制订。

  据了解,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倡导的是2.4G技术(即RF-SIM),与中国银联主导的NFC(13.56MHz频率)并不兼容。由于中国移动拥 有全球最大的手机用户群体,银联的13.56MHz技术又已被广泛应用在交通、金融、社保、加油等非接触卡片领域,所以双方都想在未来的移动支付领域中占 据主导地位。而两大巨头的较量,事实上就是手机支付的两大标准之争。

  有分析人士表示,此前中国移动力推2.4G标准,根本原因在于标准为中国移动首家提出,其他电信运营商和银联都不具备这个技术能力。中移动从而 希望借助其高达数亿的移动手机用户来主导这个产业。但RF-SIM 的成熟度不高、标准不公开、安全性欠缺等问题曾在中移动内部多次被探讨;另外一个导致中移动叫停RF-SIM 的重要原因是成本问题,包括RF-SIM 卡的采购以及相应POS机的采购,金额高达数亿元。

  随着中移动支持标准的转变,有业内人士称,在两大标准之争中,13.56MHz技术很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业内人士称无实质性影响

  三个月前,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并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宣布双方将在移动金融和移动电子商务上展开紧密合作,包括移动支付业务、移动银行卡业 务、移动转账业务等。那么,中移动支持标准的转变是否意味着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的合作将发生变化呢?

  有证券业人员表示,虽然中国移动将选择与中国银联合作,但并不妨碍两家企业在其他移动金融领域进行合作,手机支付只是业务之一,占比并不大。但 对于负责RF-SIM 业务芯片设计、封装、程序开发的国民技术、东信和平、恒宝股份等企业,将带来较大损失。

  业内人士称,拓展手机支付业务只是中国移动入股浦发行的由头,并不是真正目的。其最终目的是手机银行或者手机全金融业务,手机支付只不过是其移 动金融业务的切入点之一。所以,即使中国移动改为采用中国银联方案,也不会造成任何实质性影响。

  借世博东风推广“现场支付”

  据悉,中国移动将与上海银行达成一项合作协议,届时,当上海移动用户的手机支付账户余额不足一定金额时,银行将自动向该账户充值。这项合作将于 本月内开始实施,但该合作的具体细节目前尚未正式公布。

  目前,中国移动用户的通信账户与手机支付账户是分离的,用户可在移动营业厅开通手机支付业务并充值,也可以通过网银或银行卡直接向手机钱包充 值。但从今年6月开始,上海移动手机支付用户将可实现银行卡向手机钱包的实时充值。

  另据中国移动相关人士称,手机支付业务是中国移动大力推广的新业务,也是世博期间的重点业务之一。中国移动将借助上海世博会加大手机支付业务的 推广力度,使手机支付业务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

  目前,中国移动已在手机支付试点省市重点推广“现场支付”功能,计划使手机支付由“远程支付”向“现场支付”的方向发展。此外,中国移动已计划 与银联“无缝结合”,但目前探讨的各种模式尚未确定。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0:32:21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