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2:46:55
智能交通系统在中国形成规模产业
发布日期:2010-07-05 16:41:10  稿源:

众所周知,中国在过去几年中,车辆的数量迅速增加,带来不可避免的事故和交通拥挤。目前,许多公司正在寻求通过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实施解决这些问题。“在中国这是一个新兴市场,需求真的很大,” Troy说。他是中国千方科技集团的首席财政官,该公司位于北京,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ITS服务提供商。千方科技有七个子公司在其不同领域的专业,预计 今年的财政收入将达到1.2亿美元,相比去年6,370万元,几乎增加一倍。
智能交通系统在中国形成规模产业     

    现在该公司正与中国的交通运输部在全国各地展开车队管理系统。有了这个系统,每个车辆的即时状态,如油耗量,负荷和位置,都可以监测到并发送到国家数据库。 “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一种管理运输和减轻运输压力的方法,在国家投入大量基础设施后,将会是一件大事情。” Troy 补充说。

    中国政府2008年11月公布了 4万亿人民币刺激方案,其中1.5万亿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包括铁路,公路和机场。据交通运输部信息,中国的公路跨度3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占用6.5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交通部预计,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在未来2至3年将超过美国。

    虽然还在早期阶段,但是智能交通市场特别是有关城市交通管理,一直是某些公司的收入来源之一。汉王科技,是全国最大的电子手写识别公司,据说其ITS收入的三分之二来自城市交通管理,如车牌识别和车速限制等。汉王的ITS业务利润从2008年上升了30%,去年达到4000万人民币。

    “未来3至5年将会看到行业发展更加迅速 ” 汉王副总裁说。

    据国内调查公司计世资讯的调查,中国的ITS市场去年就达到180亿元,同期增长30%。业内专家认为,ITS在许多发达国家占投资总额达到10%,而在中国只有1%。可见中国的潜力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计世资讯认为,有大约1000家规模不一的公司在这个领域,但很少有发展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公司,部分原因是这些公司进入中国不同地区遇到的壁垒。目前的业务大多数是靠政府主导的项目来推动,由于当地政府倾向于支持当地的公司,外地的企业可能难以进入该区域。不过在当地设立子公司有助于减少这样的障碍。有些ITS供应商,如中国千方和东软,在不同的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以便更好地进入当地市场上。

   计世资讯分析师彭海翔说,“在未来一到两年很可能会出现大量的收购, 使四分五裂的市场集中起来。” 

来源:TraffictechnologyToday
编译:MazingTech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2:46:55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