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天文学家曾经将“搜寻外星智能生命”的希望寄托于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平方千米阵列”。“平方千米阵列”拥有数千个小型天线,分布于澳大利 亚或南非。福甘介绍说,“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平方千米阵列’,是因为它将成为射电天文学历史上最难以置信的进步,它将是最强大的射电望远镜。”“平方千 米阵列”在移动电话、无线电波和电视等信号频率下,也相当敏感。天文学家曾经表示,如果外星人与我们有任何相似之处,我们就有希望准确地发现他们。
2007年,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天体物理学家亚伯拉罕-洛伊博和马蒂亚斯-扎尔达里亚加计算出,利用位于荷兰的低频阵列射电望远镜,可以在 160光年外的宇宙空间探测到类似于人类军事雷达所使用的信号,而利用“平方千米阵列”则可以探测到650光年外的信号。
但是,福甘和尼科尔认为,假设这些外星人拥有与人类同样的技术水平,那么将没有足够的时间发现他们。作为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智能文明,人类利用无线 电波进行通信也仅仅100年左右时间,而且人类利用无线电波的通信行为现在已开始趋于平静。技术的进步意味着需要更少的能量进行信号传播,数字通信已开始 替代无线电通信。
根据现有行星形成理论,福甘和尼科尔随机假设了大约50万种外星文明,并对他们形成生命的可能性进行了乐观地猜测。他们假设,每一个外星文明向外发 送无线电波已达100年,而且他们可以在300光年以外的宇宙空间互相监听到其他文明的信号。福甘研究团队认为,“所有通信都将会消失。”即使采用像“平 方千米阵列”这样强大的射电望远镜,外星文明之间监听到其他信号的几率或许只有千万分之一。福甘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将发表于《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之上。
福甘建议,一个更具成效的策略就是要定位搜索目标。人类也许无法听到外星人无意泄漏的信号,但我们仍然有可能获得由外星文明所故意释放出来的以证明 其存在的电波。一些专门用于搜索这种电波的望远镜,如北加州的艾伦望远镜阵列,将有可能把这种几率提高到万分之一。
“搜寻外星智能生命”研究所天文学家吉尔-塔特尔认为,福甘低估了“平方千米阵列”的能力。塔特尔表示,“‘平方千米阵列’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众多 同步电波,它非常适合用于‘搜寻外星智能生命’项目。”
洛伊博认为,不管几率多大,人类都应该坚持监听。他补充道,“与其在思考我们的进化多么一般,假设其他生命是否与我们相似,不如积极地去搜索。”洛 伊博指出,人类许多技术的进步都是通过社会力量推动的。比如,在冷战时期地球发出了最多的无线电波,当时利用雷达信号搜索弹道导弹的现象非常常见。“政治 无法预测,它们不会遵从物理学定律。我们只需要开发太空,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去搜索。”福甘对此也表示赞同,“我们应该继续坚持监听,因为它是一种相对经济 的搜索方式。如果你不监听,你将永远听不到任何信号。”
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