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7:34:55
麻省理工开发自修复太阳能电池
发布日期:2010-09-07 16:12:20  稿源:
BBC报道,麻省理工学院日前研发出了微型太阳能电池,它只有几十亿分之一米大,可进行自我修复,延长电池寿命。该太阳能电池主要由蛋白质、极少量的碳和其它材料制成,可将阳光转换成电荷进而供电。《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报道称,该电池的自修复机制可大大延迟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由于太阳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光线,新电池的设计和改进让科学界为之兴奋。

不仅如此,自然界还告诉我们,阳光不仅可以被捕获并高效率的转换成其它形式能源,自然界生物具备的自我修复机制能够有效地抵抗阳光带来的损伤,这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研发人员的灵感来源。

负责该太阳能电池项目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师Michael Strano解释称:“当光线遭遇氧气后就会非常具有破坏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变老、塑料或纸张在阳光下会萎缩的原因。”

Michael Strano接着进一步介绍光线和氧气混合反应产生的破坏性,他说很多即便是在实验中性能出色的太阳能电池在放到实际应用中后,受到光线和氧气混合反应的影响,寿命都不会太长。

他总结说,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在你追我赶的研发最高效的电池,但是很少有人会追问,这些电池被使用几小时、一周或几个月后会发生什么。

麻省理工开发自修复太阳能电池
众多微小太阳能电池组成的光电化学电池

文/驱动之家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7:34:55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