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Blog也 跟我们分享了一些瞬时搜索开发背后的故事,他们说瞬时搜索需要更精确的相关性,而不能分散用户的注意力。为了得到合适的设计方案,他们做了一系列原型产 品,挨个进行可用性研究,拿社区里的人和Google自己的员工做了很多测试,后来则在小部分Google用户身上做了测试。
Google曾经测试过在你停止输入后再刷新页面给出结果,但这样的体验很不好,Google认为还应该快些再快些。Google甚至考虑过用新的界面来显示出不同搜索建议关键字的搜索结果:
以上两种搜索显示结果最后都被否了,因为在输入的时候检索起来太复杂了,最后Google还是倾斜于用当前的搜索界面,这建立在两个功能的前提之 上:通过搜索框里的灰色文字提示你预测出的关键字,以及随着用户边输入,页面边自己刷新。这样让用户找到一种跟Google互动的新感觉。
这样的瞬时搜索对Google的服务器机能也是一大挑战,启用瞬时搜索后,搜索量比以前增加了5-7倍。增加服务器机能当然是最直接的应对方法,但Google也找到了一些更聪明的方法:
- 部署了新的缓存机制,以应对瞬时搜索带来的高请求率,同时保证蜘蛛们依然可以快速抓取整个互联网
- 在后端启用用户状态数据以保持追踪已经被某个用户搜索过的搜索结果页面,之后再有人搜索类似的关键字,就不用再请求搜索一次了
- 优化了网页渲染的Javascript代码,好让浏览器跟其它系统保持一致
Via Globes and Google Blog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http://www.googl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