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9:06:31
“我想要这样的浏览器”
发布日期:2010-09-26 13:12:38  稿源:

嗯,上次投稿有些慌张,各方争议也都有,但我的观点没变,于是接着写了浏览器篇,仍是希望通过Cb和大家交流。从90年首个Web客户端的诞生至现在,浏览器进化了20年,它已经改变了历史。重要性自不用多说。同样,技术背景不做介绍,这篇里还是说我想的。本篇结构仍按本地及网络两个节点进行发散。之后会说浏览器的“简化”。 嗯,想哪说哪,有些乱。
       虽然浏览器已经很成熟,但并不完美:虽然很多功能通过扩展可以实现,但我希望它集成在浏览器中;
       虽然浏览器已经开始简约设计,但我希望它更实用。总之,我想要的浏览器极简且丰富。
  • 本地:
    1. 鼠标手势
      从效率来讲,这个应该集在浏览器中,鼠标画线一定要比寻找目标然后点击来得快。
      从简化界面来讲,它也该集成,有了鼠标手势,“前进,后退,向上,撤销,主页...”等按钮就不必要了。
      当然鼠标手势的动作不仅限于浏览操作,也可用手势调用扩展、程序或脚本。比如我在Twitter画个√,就可以调用填表扩展,填写表单并且登陆;在豆瓣电台画N(表示Next),就播下一首...
    2. 资源管理器
      这个也是我想的。鼠标手势+多标签,如果不能进行资源管理,那简直就是浪费。
    3. 其他
    4. 其实常用功能都需要而且应该集成在浏览器中。比如电子阅读器、广告过滤、智能填表等等。这点Maxthon和Opera就很出色,这也是它们成功的原因。

  • 本地到此,下面开始我想说的重点:

  • 网络:
    1. 搜索
      网页浏览,搜索自然必不可少。提高搜索速度便同样重要。
      对于已有的搜索结果,可以有不同搜索引擎的快速通道: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但这还不够快,还需要Web Search Pro的拖拽搜索:

      提到拖拽,它将完成下面的重要功能。
    2. 收藏
      未来的生活在云端。我们的文件也在那里。
      互联网提供了多样的专业服务,那便是我们的“文件夹”。
      比如,我们用Stumbleupon收藏网址、用Flickr欣赏图片、用Evernote整理文本、用Last.fm享受音乐、用Youtube分享视频、用Dropbox储存文件...  可以这样拖拽到云端:

      网站可以根据浏览器提供的API自行开发应用接口供用户选择。便有了“云端的资源管理器”,它和本地同步 。这样便生活在了天上云端,美啊~


      到这,有人马上要喷,丫不是要操作系统么,嗯,这次Y说对了。

      我一直觉得浏览器最终将取代操作系统,比如这样演化:
桌面 → 即浏览器的空白页/主页,桌面的软件会转到这里,有边侧栏或各种Web 应用图标和小挂件(时钟、日历等),背景也可随意变换。就像这样:


任务栏 → 即浏览器的标签栏,标签页可以是网址,目录,甚至某个程序。
开始按钮 → 即浏览器的菜单,这里有关于浏览器的设置。

....


浏览器的简化

简约设计已成为趋势,这是我一直喜欢的。我的浏览器可以简化为一条: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嗯,我觉得这简洁又不简单,它给用户最大限度浏览界面的同时又提供了浏览器的全部功能。它是这样工作的: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最后要特别地说下地址栏,它是无论怎样简化也不能剪掉的,我想它是浏览器最重要最有潜力的部分之一。
看我如何的想: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这又是一个“框”,它的结构如下:

点击查看原始尺寸

那时我会在地址栏上以球迷身份@aoi_sola,或m@il  ozawahokkaido老师.. 那便天上人间了~...

时间关系,写到这。关于浏览器,欢迎继续讨论。Ps.文明上网,不文明者留言也请有主见的发言。

作者:x-42

查看:“我想要这样的输入法”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9:06:31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