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23:46
零售商呼吁澳大利亚政府对海外网络购物征税 激怒消费者
发布日期:2011-01-06 15:41:10  稿源:

新闻来源:smh.com.au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物价最昂贵的国家之一,商品价格远远高于同样是英语国家的美国和英国,2010年澳元对美元和英镑升值大约45%之后,澳大利亚消费者发现从人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澳大利亚的美国和英国购物要比本地便宜得多。 周二,澳洲零售业巨头联手发动了一场反海外购物网站的广告战,呼吁政府对所有通过网络购买的海外商品征收GST,抑或豁免国内所有千元以下商品缴纳GST的义务。
不过,这一诉求不仅让零售业专家连连摇头,还严重激怒了经济压力已然很大的澳洲消费者。 消费者权益倡导团体Choice称这场广告战为“杞人忧天者自私自利抛出的烟幕弹”。团体发言人辛恩(Christopher Zinn)表示:“大型连锁店必须承认,要不是他们的东西卖得那么贵、选择那么少、客户服务差到家,人们怎会对他们绝望、转而网购呢?”

Choice以一款数码相机(Canon IXUS 1000 HS)为例,Myer网上商城的售价为599元,而同样型号在澳洲网路零售商那里只卖433.5元。如果请一家在澳设有销售处的国际零售公司从香港代购, 则只需346澳元就能买到。“这些大零售商把价格定得那么高,可不是被逼的哦。”辛恩说。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作家丹·布朗的《The Lost Symbol》,在澳洲Dymocks网上书店的售价高达38.95元,而在美国Amazon.com购买,含运费只需21.2澳元,英国的 Bookdepository.co.uk更可以免运费13.18澳元成交!Marc Jacobs的一只名牌手提包Classic Q-Hillier Hobo,在DJs的网店售价为695元,而在美国的Shopbop.com含运费只要410元。 就连用iTunes下载同样音乐专辑和单曲,澳人都要比美国人多付上好几块钱。逼得澳洲乐迷们不得不挖空心思,破坏苹果公司的用户条例,伪造海外身份和地 址开设美国下载账户。

一名网民在留言中激动地表示,澳人要面对那么高昂的水电费、物价、房价……找点儿门道省钱有什么不对? 雪梨大学会计系资深讲师、学者芬奇(Nigel Finch)也同意,消费者利用澳元兑美元的汇差省钱,并没有什么不对。澳洲零售商实在太大惊小怪了。 都是澳币的错 零售咨询机构Essential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史蒂芬(Sean Stephens)说,正处于28年以来最高汇兑水平的澳元对零售业造成的影响,远胜过千元以下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

“现在,进口商品的售价比2008年 10月时便宜39%。这就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尤其是当他们购买书籍、服装和电子产品的时候,选择海外网购,可以比去本地实体店消费省下高至50% 的钱。” 史蒂芬表示,即使GST政策不做任何调整,澳元汇率早晚也会回落到历史长期均值的,网购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 GST上网?异想天开!

对于GST上网这个主意,专家们几乎清一色地提出了批评和反驳。德国银行消费者调查部门的主管莫尔斯(Paul van Meurs)表示,即使对所有网购商品征收GST,唯一的好处可能也只是政府收入增加,并不能提振本地零售业绩。“很难估测开征网购商品税对人们的网购热 情会造成何种影响,因为绝大多数人网购看中的并非税收优惠,而是商品本身价格的低廉。”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23:46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