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9:16:29
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100天:吃得好、飞得稳、很准时
发布日期:2023-09-09 10:08:23  稿源:《财经》杂志

从5月28日首飞,到9月4日,国产大飞机C919迎来了运营整整100天的日子。从初夏到初秋的100天里,航班管家提供给《财经》的数据显示,C919执飞客运航班220班次,累计商业飞行550.3小时(空中时长,不含滑行时长)。


上海虹桥=成都天府航线,是国产大飞机的核心阵地。除了5月28日首航当天执飞上海虹桥=北京首都航线,剩下的时间都穿梭在上海到成都之间,每天2-4个航班。

目前一共有两架C919客机加入了东方航空的机队。第一架客机在5月28日开启运营,运营前两个月,累计服务旅客超1.5万人次;8月4日,第二架客机也开始运送旅客,按照客舱164个座位计算,两架飞机一共220个航班,最多可运送3.6万旅客。

旅客普遍高度评价C919的飞行体验,《财经》在航旅纵横App的航班点评处留意到,“餐食好”“服务好”“飞行平稳”“座椅舒适”是国产大飞机收到最多的评价。


国产大飞机的准点率很高,航班管家数据显示,过去100天的平均出港准点率为95.9%,进港准点率为99.1%。据航旅纵横航班动态显示,由C919执飞的MU9198航班近两个月实际执飞60次,准点起飞59次,取消0次。

《财经》从东方航空了解到,C919充满“中国风”的安全演示视频、主题餐食、带有“中国印”的机供品、C919专属电子登机牌等特色服务,受到旅客的喜爱和好评。

中国民航合计研发并投产了三款商业载客飞机,分别是MA60、ARJ21与C919,这三款飞机代表着航空工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节点,从涡轮螺旋桨飞机到支线喷气 客机,再到大型喷气客机,勾勒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几十年轨迹。


两架飞机,运营百日

5月28日,东航第一次完成C919首个商业航班“上海虹桥——北京首都”的往返飞行,此后首架C919在沪蓉快线上服务旅客。截至7月31日,首架C919共执行商业航班125班次,累计商业运营360.32小时,累计服务旅客超1.5万人次。

8月4日,东航接收第二架C919国产大型客机并首次开始“双机商业运营”,C919的商业运营稳步向规模化迈进。

飞机上的餐食经过专属设计,配有C919首航特色芒果布丁,是旅客打卡拍照必备,受到普遍好评。

(机上餐食 图片来源:东方航空)
(机上餐食 图片来源:东方航空)

为什么大飞机率先在上海=成都航线上运营?东航总经理李养民回应称,这是航线航程、资源保障、客流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首先,飞行3小时左右的沪蓉航线行距比较合适,东西飞对环境适应性会比较好,其次,东航在沪蓉航线资源保障能力也很好,而且这条航线的客流量也不错。

航班管家数据显示,作为“全球首架”的B919A一共执飞183个航班,第二架入列的B919C一共飞了37个航班,5月28日到9月4日合计执行220个航班。每架国产大飞机平均每天飞一对往返,也就是两个航班。

在国际航空业有一句名言,“好飞机是飞出来的”。按计划,2023年,东航将一共引进5架C919国产大飞机,投入到上海、北京、西安、昆明以及广州、成都、深圳、南京、武汉、杭州、厦门、青岛等地的优质精品航线上。

“C919刚刚开始商业运营,从制造商中国商飞的角度来说,需要提升产能,做好交付,从运营商尤其是东航的角度来说,要做好示范效应,必须飞好,让其他的航空公司也更有意愿来飞。”中国航空评估咨询公司主席、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于达对《财经》表示。

《财经》从东航方面了解到,东航已专门成立了C919飞行部、C919客舱部,设立了C919签派放行席位、专职工程管理岗位、国产飞机维修管理中心等专业部门,储备了相关专业人员,积累了全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经验。

规模化商业运营已起步,下一步考验国产大飞机的是,供应链建设和产能爬升的能力。

作为发动机制造商,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在9月4日宣布,投资3000万美元,在贵阳打造低碳新工厂,并配备了诸多先进新设备,用于生产CFM56和LEAP发动机的低压涡轮叶片、导向叶片和密封件(失蜡铸造法)。

中国商飞表示,C919已经有1200多架的订单,产能将持续爬坡,未来5年年产能会达到150架。


从国产小飞机到国产大飞机

除了C919,目前还有两款国产飞机正在商业运营,分别是ARJ21和新舟60。

截至2023年7月末,国内在运营ARJ21的客运航司共7家,共计96架。成都航仍是规模最大的航司,规模达25架,三大航ARJ21数量逐渐增长,国航、 南航各19架,一二三(东航)17架,华夏航6架,江西、天骄航各5架。

作为一款支线飞机,ARJ21的特点是座位少、里程短。座位约有90座,采用全经济舱布局,座位数大约是C919的六成。

航班管家提供给《财经》的数据显示,从机队规模上来看,中国产的ARJ21已超过巴航工业的E190(不含E195 ),占支线机队总量的43.4%,成为国内支线飞机主力军,同时机队机龄也更加年轻化,平均仅两年。


目前,ARJ21执飞航班量不断攀升,在2023年7月创下新高,月度执飞航班量达7498架次,同比增幅高达110%,占民航客运航班总量的1.64%,占全国支线机型航班总量的41.2%,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ARJ21飞机已经远销海外,印度尼西亚翎亚航空是首个客户。2023年4月,翎亚航空开始使用ARJ21飞机进行商业运营,从首都雅加达飞往巴厘岛。印尼有1.7万多个岛屿,拥有近3亿人口,航空是联系各岛屿和方便旅客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尤其适合支线飞机运营。

尽管ARJ21已实现规模化运营,但相对行业整体,尚属商业运营早期。航班管家统计发现,ARJ21机队7月利用率达3.7小时/天,对比CRJ900与E190这两种更为成熟的国外支线机型,利用率较低,与主流窄体客机A320对比,利用率不足其一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新舟60则是更早的国产飞机探路者,是中国第一款严格按照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民航规章CCAR25部进行设计、生产和试飞验证的飞机,2008年开始商业运营,并成功出海亚非拉国家。

“C919目前仍要继续提升可靠性,做好运营支持和经验积累。一架飞机的生命周期是25年,就未来的商业前景而言,要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的运营,包括后续机型怎么更新、有没有公务机、客改货等更多的解决方案,去支撑长时间的运营。”于达对《财经》表示。

运营百天只是起点,国产大飞机的航线版图仍要拓展,长期稳定运营也需要制造商和运营商的更多努力。

(本刊实习生邓雨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 | 《财经》记者 王静仪

编辑 | 施智梁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9:16:29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