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强调了从历史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可以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借鉴。通过分析过去发生的 150 多起事件,研究人员发现,通过社会经济改革和文化适应,社会复原力是可能的。研究结果强调了社会凝聚力和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对于有效应对当今全球挑战的重要意义。
围绕气候变化的讨论已经从仅仅试图阻止气候变化转变为如何与气候变化的影响共存。根据最近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哲学论文集》(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一项研究,我们需要探索我们的文化,以发现前进的道路。复杂性科学中心(Complexity Science Hub)强调了历史事件如何为我们当前的困境提供指导。
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应对全球危机的交织。从气候变化、经济不平等到政治两极分化,各种威胁相互交织,考验着我们的集体应变能力。尽管这些挑战的规模和全球影响带来了新的障碍,但这些威胁在过去都曾面临过,有时甚至战胜过。今天的社会几乎没有时间从一场危机恢复到下一场危机,但我们拥有一个重要的优势: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新方法从历史中获取知识。
来自 150 多场危机的数据
CSH 的研究人员彼得-图尔钦(Peter Turchin)和丹尼尔-霍耶(Daniel Hoyer)开创了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新方法。他们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同事一起编制了危机数据库(CrisisDB),作为全球历史数据库塞沙特(Global History Databank Seshat)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跨越不同时期和地区的 150 多场过去的危机。
当地震撼动大地、干旱使土地干涸、洪水肆虐时,一些社会屈服于社会动荡、内乱或彻底崩溃,而另一些社会则表现出韧性,通过促进福祉和增加民主参与的系统改革,维持基本的社会功能,甚至实现改善。
丹尼尔-霍耶说:"我们观察到的是,并不是每一次生态冲击或气候异常都会导致崩溃,甚至是严重的危机,也不是每一次危机都涉及主要的环境压力源。但是,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是什么导致了崩溃和积极的变化?"
不同时空的不同经历
为了说明过去社会所经历的不同动态,并突出其数据的全面性,研究人员提供了三个例子。墨西哥南部阿尔班山的萨波特克人山顶定居点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公元 9 世纪,极端的持续干旱袭击了该地区,曾经辉煌一时的阿尔班山遗址与中美洲的许多其他城市一起被完全遗弃。
然而,本文介绍的最新研究表明,这并不是"社会崩溃"的情况,因为许多阿尔班山的前居民重新定居在附近的较小社区,很可能没有造成大规模死亡,而是通过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的重新定位,保留了他们社会的许多方面。
与此相反,在中国,全盛时期的清王朝在其统治初期对不利的生态条件--经常性的洪水、干旱、蝗灾--有很强的抵御能力,但到了 19 世纪,社会压力不断增加,使他们更容易受到这些挑战的影响。正是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太平天国起义,这场战争通常被视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内战,在经历了 250 年的统治后,清朝最终于 1912 年彻底垮台。
在这两者之间,研究人员重点介绍了奥斯曼帝国,该帝国在16世纪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条件,包括反复出现的干旱和小冰河时期,导致社会动荡和由心怀不满的地方官员和富裕家族领导的多次叛乱,但他们设法维持了关键的社会和政治结构,避免了崩溃,并在此后的数百年里统治了大片领土。
可推广到多个案例
"许多研究通常只关注单一事件或特定社会。然而,只有通过探究受特定气候'制度'影响的所有社会,或至少是许多社会的反应,我们才能确定环境压力的因果影响和总体效果,"彼得-图尔钦说。考虑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制定了一个方法框架,旨在得出可应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众多案例的见解,帮助找出造成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
"危机的进程取决于众多因素。"Turchin 认为:"不可否认,环境力量是关键因素,但这并不像特定的气候事件会触发预先确定的社会反应那样简单。相反,这些力量与文化、政治和经济动态相互作用。只有了解了这些动态因素,我们才能理解这些相互作用。"通过他们在 CrisisDB 项目上的工作,研究人员和同事们旨在揭示这些模式,并找出加强或削弱抵御当代气候冲击能力的关键因素。
减少社会不平等
一个关键的初步发现是,缓慢演变的结构性力量,如不断升级的社会不平等(目前也存在这种情况),会削弱社会复原力。霍耶尔强调:"应对大规模威胁需要相当大的社会凝聚力。他以大流行病为例。在COVID-19大流行爆发之前就表现出较高凝聚力和集体行动能力的社会,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大流行,并成功实施必要的疏远措施。
霍耶强调说:"鉴于我们所处的时代,生态冲击、经济混乱、不平等和重大冲突与日俱增,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减少这些结构性压力上,以建立这种凝聚力和复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