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世界中,有什么比参加一天的会议和讲座更累?一组研究人员首次提供了一些生理证据,证明"Zoom疲劳"现象确实存在。早在 2020 年初,对大多数人来说,在线视频交流就从偶尔的新鲜事物迅速变成了日常的主要内容。这一流行病使数百万人转向在家工作,视频会议软件Zoom迅速崭露头角,其名称也成为各种视频通信的通用动词。
在这一巨大的全球行为转变发生后的几周内,出现了"Zoom 疲劳"一词,用来描述许多人在一天的视频会议后所感受到的那种独特的疲惫。斯坦福大学通信专家杰里米-贝伦森(Jeremy Bailenson)从大流行开始就一直在追踪这一现象,他对这些报告的出现并不感到惊讶。经过二十年对虚拟通信对人类影响的研究,拜伦森迅速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 Zoom 通信比面对面交流更令人疲惫。
虽然"Zoom疲劳"的概念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真实的现象,但它的存在却只能通过自我报告来描述。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新研究试图填补这一知识空白,探讨在视频会议期间和之后是否可以检测到疲劳的生理指标。
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中写道:"为了证明潜在的疲劳效应,我们在实验研究中测量了用户在视频会议会话期间的持续脑电图(EEG),以及基于认知注意力任务的视频会议会话前后的事件相关电位(ERP)。重要的是,我们将这些结果与面对面条件下的相应脑电图数据进行了对比,在面对面条件下,我们向会议参与者提供了完全相同的内容。我们的研究背景是一场 50 分钟的大学讲座。"
除了脑电图数据外,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心电图(ECG),追踪心率变异性,作为衡量疲劳的另一个指标。在所有生理指标中,研究发现视频会议测试的疲劳率高于面对面讲座。
研究结果首次提出了验证"Zoom疲劳"现象的客观神经生理学数据。尽管研究表明,视频会议后的疲劳感是真实存在的,但研究人员并不主张完全淘汰这种技术。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视频会议可能会导致认知成本,个人和组织都不能忽视这一点。然而,由于建议完全放弃使用视频会议工具是不现实的,未来研究有效的对策以减少视频会议可能带来的疲劳和压力,对于在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维持人类的福祉和健康至关重要。"
虽然未来的研究肯定会寻求有效的方法来消除'变焦疲劳',但一些早期研究提出了一些我们都可以使用的潜在方法。亚利桑那大学 2021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 Zoom 会议期间关闭摄像头可以显著降低自我报告的疲劳程度。另一项最新研究建议在 Zoom 会议期间站立并在房间里走动,以提高创造性思维。
这项新研究发表在《科学报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