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的时候,是跟别人同睡一张床睡眠质量好,还是自己一个人睡睡得香呢?科学家还真的研究了这件事,而且建议:如果你在稳定的婚姻关系里,跟你的另一半睡在一起,可能会让你睡眠质量更好。
讲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有人睡在旁边,难道不会被对方的翻身、打呼噜、磨牙等行为影响吗?真相还真的跟你想的不太一样!今天我们来详细聊聊。
夫妻两个人一起睡 真的比独自睡更好
2020 年一项发表在《精神病学前沿》上的研究指出[1],跟一个人睡觉相比,夫妻一起睡觉时虽然肢体动作可能会更频繁一些,但这些肢体动作并不会对睡眠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这可能是夫妻双方在经过长期的“睡觉磨合”之后对动作的适应。其实除了能够适应这些动作,夫妻双方睡眠磨合之后,连睡眠阶段也会出现同步的情况,双方可能会在差不多的时间进入深度睡眠,差不多的时间进入快速眼动睡眠。
而且研究还发现,跟单独睡眠时相比,夫妻一起睡觉时候快速眼动阶段的碎片化程度更低,也就是说,拥有更完整的快速眼动睡眠。
与单独睡眠(蓝条)相比,共同睡眠(红条)中睡眠阶段的完全、直接同步性显著增加,甚至近一半的夜间睡眠都是同步的,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1]
快速眼动阶段的睡眠与记忆力、缓解情绪压力有关。更完整的快速眼动阶段睡眠可能对记忆力、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有更好的作用。
也就是说,夫妻“同床共枕”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和社交。2022 年发表在《睡眠》杂志上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2]。
这项研究统计了 1000 多名成年人的睡眠情况,发现相比于自己独自入睡的人,跟伴侣睡一起的人能够更快入睡、睡眠时间更长。而且,相比于独自睡觉的人,跟伴侣一起睡的人抑郁、焦虑和压力的自我评分也更低一些,疲劳感也更弱。
另一项更早的研究也发现了[2],人们在跟伴侣睡在一起的时候,确实会受到对方动来动去的影响。但相比于一个人睡,跟另一半睡在一起的时候睡眠质量依然会更好。
如果跟孩子一起睡 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虽然跟伴侣一起睡觉,能提高睡眠质量。但如果跟孩子一起睡,效果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还是 2022 年发表的研究发现,经常跟孩子睡在一起的人普遍会觉得更容易失眠,更加没有精神,而且也更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综合征(一种在睡眠期间出现呼吸暂停、呼吸减弱的病症)。
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跟孩子分床睡。当然了,除了孩子,如果有一个睡觉太“不老实”的另一半,那也可以考虑分床睡。
研究发现,虽然正常的睡觉翻身、动腿动胳膊不会影响睡眠质量,但如果伴侣打呼噜太响、翻来覆去动个不停、不停“抢占”床上空间,这样的行为是会明显影响另一半睡眠质量的[3]。
跟稳定的伴侣一起睡 容易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和另一半睡觉,在睡前免不了会发生一些“入睡前活动”,比如性行为。那在睡前进行这些活动不会影响睡眠质量吗?
2022 年发表在《睡眠科学》上的一项研究[4],调查了人不同类型的伴侣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睡前的性行为并不会影响睡眠质量。
无论性行为的频率如何,并没有影响睡眠总时长。而且相比之下,无论是长期稳定的伴侣,还是短期的随机的伴侣,都比单身的人入睡时间更短。
当然了,这绝不是建议大家都随便找一个伴侣帮助自己快速入睡。长期稳定的伴侣能够让人获得更好的情绪满意度,也更容易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跟长期稳定的伴侣一起睡觉的时候,安全感会比较高,能够减少中途醒来的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跟伴侣一起睡觉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基于统计学的研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还有待科学家们继续探索。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跟自己的另一半一起入睡,毕竟这算得上是最简单的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了(当然,前提是你得有另一半)。
参考文献
[1] Drews H J, Wallot S, Brysch P, et al. Bed-sharing in couples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nd stabilized REM sleep and sleep-stage synchronization[J].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2020: 583.
[2] Brandon Fuentes, Kathryn Kennedy, William Killgore, Chloe Wills, Michael Grandner, 0010 Bed Sharing Versus Sleeping Alone Associated with Sleep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Sleep, Volume 45, Issue Supplement_1, June 2022, Page A4
[3] Pankhurst F P, Home J A. The influence of bed partners on movement during sleep[J]. Sleep, 1994, 17(4): 30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