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新型脊柱刺激器,可帮助瘫痪病人恢复下肢功能。这种微型装置可以通过注射器进行无创植入。脊柱损伤会中断从大脑流向身体下部的电信号,降低活动能力,严重时会导致完全瘫痪。
脊柱刺激器是一种可以通过手术植入患者脊柱的装置,可以绕过受伤部位,恢复一定的活动能力。遗憾的是,这些设备通常体积庞大,需要进行手术,而且存在精度问题。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体积更小的装置,这种装置既灵活又可伸缩。它被放置在与其他刺激器不同的部位--腹外侧硬膜外表面,这不仅靠近运动神经元,精度更高,而且只需用普通注射器注射到位,无需手术。事实证明,在瘫痪小鼠身上进行的试验很有希望。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林鼎昌说:"在小鼠模型中应用这项新技术,我们诱发腿部运动的电流比传统的背侧刺激低了近两个数量级。我们的刺激器不仅能实现更广泛的运动,还能让我们对电极阵列的刺激模式进行编程,从而产生更复杂、更自然的腿部运动,让人联想到迈步、踢腿和挥手等动作。"
研究小组表示,该设备最终可以帮助脊髓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恢复运动功能。这种治疗方法创伤较小,因此更容易获得,成本也更低,可以惠及更多人群。
当然,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开发工作,包括安全性测试,才能将其投入人体使用。
这项研究发表在《纳米通讯》(Nano Letters)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