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发现,一直被认为有点独来独往的大熊猫有着令人惊讶的活跃社交生活,它们与朋友和家人交流的方式类似于在Facebook上分享状态更新。这是对这些害羞而难以捉摸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日常生活的一个新认识,以前人们认为它们是害羞、孤独和反社会的物种。
在对中国卧龙自然保护区的黑熊进行研究时,密歇根州立大学(MSU)的研究人员把重点放在了树上,因为黑熊会在某些树上留下气味信号。结果发现,这些信息出奇地复杂。
领衔作者托马斯-康纳说:"我们可以在山脊顶部和小径上看到有气味标记的树木,这些树木上沾有蜡质--大熊猫似乎经常这样做。很明显,它们在通过气味标记行为交换信息。"
虽然气味标记并不是什么新现象--任何遛过狗的人都会深有体会,因为狗坚持在沿途的每一个地标前停下来,但这项研究揭示出,大熊猫之间的交流比以前想象的要多得多。
密歇根州立大学社会计量学教授肯-弗兰克(Ken Frank)说:"这些气味树是一种社交媒体。就像 Facebook 一样,它是异步的,也就是说,你不必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它允许一个人向许多人广播,而且是一种记录。熊猫在树上做记号与在 Facebook 上发帖并无太大区别"。
虽然它们可能不会像人类的社交媒体网络那样发布阴谋论或分享猫咪备忘录,但大熊猫可以通过在树上"签到",让其他人知道它们经常光顾这片领地,它们还可以留下有关性别、年龄、繁殖状况、性格和体型的详细信息。
研究人员早先曾对保护区内的五只大熊猫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的活动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分析大熊猫的粪便来解开通信网络,从而证实了他们的社交媒体理论。由于一只成年大熊猫每天要大便40到90次,因此有大量粪便可供检测,而且粪便的普遍性也有助于建立树标时间线。
研究小组从46平方公里(17.8平方英里)范围内收集到的新鲜粪便中提取DNA,以识别熊猫个体,并确定它们是否与其他在同一棵树上"驻足"的熊猫有亲缘关系。
康纳说:"我们将相距一定距离内的两只熊猫个体定义为关联。即使它们没有直接交流,也没有碰面,但它们可以通过化学气味特征交换信息。这就为分析建立了社会网络。"
然后,就可以通过一种被称为"小群检测"的社交网络分析方法,对任何特定区域内的黑熊进行研究。
弗兰克说:"这就像在高中一样,小团体有很多影响。小团体内部有很强的规范--虽然很少遇到小团体之外的人,但这些信息可能非常重要。"
通过嗅闻有标记的树,熊猫可以确定自己是否见过这些海报,还能捕捉到其他线索,如性别、优势、体型以及是否准备好交配--所有这些特征都能帮助另一个个体在没有其他熊在场的情况下了解社交环境。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熊猫的行为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变化。在大部分时间里,大熊猫更喜欢与亲近的家庭成员交流,但当繁殖季节到来时,来自新朋友的唠叨就多了起来。科学家们认为,这既是为了利用树木像地图一样标记领地,也是为了阻止近亲繁殖和耗费精力的危险配偶竞争。
鉴于雌性大熊猫每年只有24到72小时的时间可以成功繁殖,因此有效的交流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这种大部分时间都喜欢独来独往的物种来说。
"这项研究的发现为大熊猫如何利用其栖息地提供了新的线索。大熊猫是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的一部分,人类与它们共享栖息地。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关于它们如何生活以及它们需要什么的任何信息,最终都能帮助我们制定良好的保护政策,或许还能让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多一些了解。"
这项研究发表在《乌苏斯》(Ursus)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