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通过创造更高效的电极增强了混合超级电容器,标志着储能技术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与电池一样,超级电容器也是一种储能装置。不过,电池是通过电化学方式储存能量,而超级电容器则是通过静电方式储存能量,即通过在电极表面积累电荷来储存能量。
混合超级电容器(HSC)将电池型电极和电容器型电极结合在一起,综合了两种系统的优点。尽管合成技术可以使 HSC 电极中的活性成分直接生长在导电基底上,而无需添加粘合剂("自支撑"电极),但这些电极中活性材料的比例仍然太低,无法满足商业需求。
现在,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来提高活性物质的比例,从而在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
用于储能应用的新型超级电容器设备示意图。资料来源:Vinod Panwar 和 Pankaj Singh Chauhan
"混合超级电容器集高能量和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优点于一身,已成为电化学储能领域前景广阔的前沿技术,"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科学家郭伟说。"在我们的论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创建多功能二维超结构系列的新机制,克服了传统自支撑电极活性质量比低的问题。"
在本文中,研究人员研究了氢氧化镍的一种形态--β-Ni(OH)2,它能在碳纤维基底上从溶液中结晶成薄板状结构。在反应溶液中加入 NH4F,可以用氟离子取代一个氢氧根离子。生成厚达 700 nm的 Ni-F-OH 板,质量负荷(每平方厘米的活性质量)高达 29.8 mg cm-2,占电极质量的 72%。
为了了解新形貌的形成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验分析,包括在先进光源(ALS)7.3.1 和 8.0.1 光束线进行的 X 射线吸收光谱分析(XAS),以及在 5.3.2.2 光束线进行的扫描透射 X 射线显微镜分析(STXM)。
结果表明,添加的 F- 离子调节了板的表面能(这是纳米晶体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而 NH4+ 离子消耗了过量的局部 OH-,抑制了不良的 β-Ni(OH)2 相的重新形成。此外,基于同样的方法,研究人员还能制备出其他双金属超结构及其衍生物,这标志着一个多功能的金属基氢氧化物新家族正在崛起,可用于新型储能系统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编译来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