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首次考察了过去二十年来英国和挪威抗生素消费对耐药菌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导致了超级细菌的扩散,但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
来自韦尔科姆-桑格研究所、奥斯陆大学、剑桥大学及其合作者的研究人员对细菌进行了一次高分辨率基因比较。他们将 700 多份新的血液样本与近 5000 份先前测序过的细菌样本进行了比较,以回答哪些因素会影响耐抗生素大肠杆菌(E. coli)的传播。
最近发表在《柳叶刀微生物》(Lancet Microbe)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确实会导致耐药细菌的增加。不过,研究人员证实,这取决于所使用的广谱抗生素的类型。他们还发现,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成功取决于携带这些基因的细菌的基因构成。
认识抗生素耐药性背后的所有主要因素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细菌是如何传播的,以及是什么阻碍了它们的传播。这样就能更好地为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提供信息,利用完整的环境视角来帮助阻止耐药性感染的传播。
大肠杆菌是全球血液感染的常见原因。造成这些感染的大肠杆菌通常存在于肠道中,不会造成危害。但是,如果由于免疫系统衰弱而进入血液,就会造成严重的感染,危及生命。
对于医疗服务提供者来说,抗生素耐药性,尤其是多重耐药性(MDR),已成为此类感染的一个常见特征。在英国,超过 40% 的大肠杆菌血流感染对医院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的一种主要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抗生素的使用和抗药性的变化
全球大肠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比率各不相同。例如,对一种常用于治疗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的抗生素的耐药率,因国家而异,从 8.4% 到 92.9% 不等。
几十年来,抗生素耐药性一直是一个研究课题,以往研究的监测数据一直表明,抗生素的使用与包括英国在内的全球细菌耐药率增加之间存在关联。
以往的研究表明,耐药和非耐药大肠杆菌菌株稳定共存,在某些情况下,非耐药细菌更容易成功。然而,由于缺乏无偏见的大规模纵向数据集,以前无法评估基因驱动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韦尔科姆-桑格研究所、奥斯陆大学及其合作者的这项新研究首次直接比较了挪威和英国两个国家不同大肠杆菌菌株的成功率,并根据全国范围内的抗生素使用水平解释了差异。
特定国家的抗生素耐药性
通过分析近20年的数据,他们发现抗生素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与抗药性的增加有关,这取决于抗生素的种类。其中一类抗生素,即非青霉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英国的平均人均使用量是挪威的三到五倍。这导致了某种具有多重耐药性的大肠杆菌菌株的感染率升高。
不过,英国使用抗生素三甲氧苄氨嘧啶的频率也更高,但在比较两国常见的大肠杆菌菌株时,分析并未发现英国的抗药性水平更高。
研究发现,MDR 细菌的存活取决于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大肠杆菌菌株。由于这种情况以及一个地区的其他选择性压力,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不能认为广泛使用一种抗生素会对在不同国家传播的耐抗生素细菌产生同样的影响。
持续研究的重要性
科学家们强调,他们的研究结果需要持续的研究努力,以确定大肠杆菌和其他临床重要细菌在各种生态环境中传播的其他驱动因素。要想充分了解抗生素、旅行、食品生产系统和其他因素对一个国家耐药性水平的综合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了解更多能够战胜抗生素耐药性大肠杆菌的菌株,有助于找到阻止其传播的新方法。例如,尝试增加某一地区非抗药性、无害细菌的数量。
第一作者之一、挪威奥斯陆大学安娜-波蒂宁(Anna Pöntinen)博士是威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的访问科学家:"我们的大规模研究使我们能够开始回答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即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群中出现耐多药细菌。这项研究之所以能够完成,是因为英国和挪威对细菌病原体进行了全国性的系统监测。如果没有这样的系统,科学家们利用基因组学的力量所能了解到的东西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剑桥大学的合著者朱利安-帕克希尔(Julian Parkhill)教授说:"我们的研究表明,抗生素是抗生素耐药大肠杆菌成功的调节因素,而不是唯一原因。我们的研究追踪了几种不同广谱抗生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抗生素的影响因国家和地区而异。总之,我们的综合基因分析表明,在不了解该环境中细菌菌株的基因构成的情况下,并不总是能够预测抗生素的使用会对一个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
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威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和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尤卡-科兰德(Jukka Corander)教授说:"耐药性大肠杆菌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过度使用抗生素是导致超级细菌增多和传播的原因之一,而我们的研究则强调,广泛存在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耐药性水平可能有很大差异。抗生素的使用将是一种选择性压力,而我们的研究表明,这并不是影响这些细菌成功的唯一因素。如果我们要控制超级细菌的传播,继续利用基因组学来详细了解细菌成功的内在驱动因素至关重要"。
编译来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