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可以随意剥离身份验证标签并将其贴在假冒产品上,那么这些标签就没有什么用处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现在设计出了一种 ID 标签,它利用胶水本身作为一种指纹,如果有人将其剥离,就会破坏条码。
新型 ID 标签的艺术效果图,该标签利用太赫兹波通过读取胶水中金属颗粒的指纹来验证物品的真伪。
这种标签的原理与常用于跟踪库存和验证真伪的射频识别标签(RFID)相同。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唯一的识别码,可以用扫描仪读取,以证明该物品是真品。
但实际上,从技术上讲,它所做的只是验证标签的真伪,而不是标签上粘贴的任何东西。如果有人想绕过这个系统,他们所要做的其实就是剥下标签,然后贴在假货上。因此,在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标签,一旦标签被撕下,它的条形码就会被销毁。
其中的诀窍在于,不是将 ID 嵌入标签本身,而是将其嵌入粘在物品上的胶水中。胶水中混入了微小的金属颗粒,粘在物体表面后,用高频太赫兹波扫描。金属微粒将这些波反弹回读取器,为这些金属微粒的排列方式拍摄快照。这种随机模式就像指纹一样,用于识别标签并存储在云端。如果有人试图将标签剥离并重新粘在其他东西上,就会破坏胶水中金属微粒的特定排列,从而在以后扫描时返回错误的 ID。
这项研究的作者 Ruonan Han 说:"这些金属颗粒本质上就像是太赫兹波的镜子。如果我把一堆镜片铺在一个表面上,然后用光照射,根据这些镜片的方向、大小和位置,就会得到不同的反射图案。但如果你把芯片剥离并重新贴上,就会破坏这种图案。"
太赫兹 ID 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请注意真假物品胶水中颗粒的不同形态--几乎不可能再现完全相同的形态 麻省理工学院 Jose-Luis Olivares
研究小组称,这种 ID 标签体积小,只有 4 平方毫米( 0.006英寸),可以贴在各种物品上,而且价格便宜,可以大规模生产。经过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检测模式的准确率超过 99%。
研究人员说,在目前的形式下,该系统可以在传感器距离标签最多 4 厘米(1.6 英寸)和 10 度角的范围内工作。这对于扫描仓库中的物品等用途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识别通过收费站的汽车就不太合适了,研究人员计划今后努力解决这些缺陷。
这项研究将在四月份举行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固态电路会议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