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点认为,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会导致急性心肌炎,而急性心肌炎会导致原本健康的年轻人出现致命的心律失常。现在,一项新的研究首次表明,病毒本身会在炎症发生之前损害心脏细胞,这对传统的假设提出了挑战。
病毒感染是导致心肌急性炎症或心肌炎的最常见原因,这种疾病与高达 42% 的青壮年心脏性猝死有关。普通感冒(腺病毒)、乙型和丙型肝炎以及副病毒都与心肌炎有关。
对于心肌炎的病因,传统的解释主要是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引发炎症,从而导致可能致命的快速或不规则心律,即心律失常。然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弗拉林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可能颠覆了这一传统,他们发现病毒本身会在炎症发生之前损害心肌。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詹姆斯-斯迈思(James Smyth)说:"从临床角度看,我们对心脏病毒感染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炎症上,炎症会导致心跳速率或节律出现问题。但我们发现,当病毒首次感染心脏时,在机体免疫反应引起炎症之前,有一个急性阶段。因此,甚至在组织发炎之前,心脏就已经为心律失常做好了准备。"
研究人员利用腺病毒小鼠模型复制了人类的感染过程,研究了病毒对心脏的影响。他们发现,在感染初期,病毒会破坏心脏电气和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离子通道和间隙连接。
离子通道就像细胞膜上的闸门,帮助维持离子(钠、钾和钙)的正确平衡,这些离子是心脏产生正常电活动并使其正常跳动所必需的。心脏的电激活需要离子和小分子通过称为间隙连接的蛋白质通道在细胞间移动。由于电流传输只发生在间隙连接处,因此间隙连接的破坏会导致心肌随机或不规则收缩,从而影响泵血效果。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弗拉林生物医学研究所(Fralin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副教授詹姆斯-斯迈思(James Smyth)在《循环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对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该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早引发危险的心血管疾病,远远早于炎症相关损害的发生。照片由克莱顿-梅兹(Clayton Metz)为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拍摄。
研究人员总结说:"我们的数据表明,急性感染的心脏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危险的电生理改变,并首次揭示了腺病毒感染如何在心肌病和炎症性心肌炎发生之前诱发这种病理亚细胞重塑。"
下一步是确定表明病毒感染后心律失常风险增加的生物标志物。
斯迈思说:"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患有急性感染的人看起来是正常的,但当我们深入到分子水平时,我们发现可能会发生非常危险的情况。在诊断方面,我们现在可以与这里的同事合作,开始寻找分析血液中更严重问题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人们经常会得心脏感染,他们也会康复。但是,我们能否确定哪些人患心律失常的风险更高?也许可以通过在医生办公室进行简单的血液检测来实现"。
这项研究发表在《循环研究》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