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7:20:46
日本半导体复兴的秘密武器
发布日期:2024-07-03 23:06:55  稿源:半导体芯闻

日本企业在海外的并购(M&A)中往往伴随着风险,失败案例不胜枚举,但半导体制造商瑞萨电子却是一个通过连续进行数千亿日元规模的大型并购,从实际上的国有化状态中复苏并巩固地位的罕见案例。该公司由担任高管超过10年的柴田英利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领导。

瑞萨在上一财年(2023年12月期)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1%,达到了3370亿日元,创下了历史新高。股价从柴田加入的2013年的低点上涨了10倍以上,并在今年6月一度恢复到3000日元,创下了2010年公司成立以来的新高。

在人工智能(AI)热潮等背景下,以美国英伟达为首的半导体相关股票全球表现出色,瑞萨的股票也受到了这一趋势的带动。然而,10年前该公司仍处于长期亏损和濒临破产的状态。


柴田(51岁)在6月于东京总部接受采访时回顾说,他在2013年加入瑞萨时,公司“真的快倒闭了,所以目标是设法恢复并独立”,但从那时起公司已经有所好转。

走上成长轨道

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在1980年代曾拥有压倒性的全球市场份额,但之后持续衰退。瑞萨于2010年由三菱电机、日立制作所和NEC的半导体部门整合而成,但随着手机市场的缩小以及东日本大地震对主力工厂的打击,业绩迅速恶化。2013年,瑞萨接受了由政府出资90%以上设立的产业革新机构(INCJ)为中心的联合体的救助投资,INCJ成为持有69%股份的最大股东,瑞萨实际上被国有化。

曾在美林证券日本公司等任职的柴田当时是INCJ的执行董事,他表示,决定加入瑞萨时感觉像是“在火中拾栗子”。入职后,他首先进行了裁员和退出智能手机用半导体等非核心业务。接着,他利用创造的现金和利润,加速并购以“补充我们缺乏的产品领域”。

2016年,瑞萨以约3500亿日元收购了美国Intersil,之后柴田从首席财务官(CFO)晋升为CEO。2019年,瑞萨收购了美国IDT,2021年收购了英国Dialog等模拟半导体企业。今年2月,瑞萨宣布以约8900亿日元收购软件公司Altair,目前已经进行了9次并购,涉及金额总计约2.6万亿日元。


彭博资讯的分析师若杉政宽评价道,自收购IDT以来,柴田任命被收购公司的高管为瑞萨的董事,推进组织的全球化。虽然大型并购带来了巨大的商誉,但由于收购的是盈利企业,因此“不担心”。

另一方面,岩井Cosmo证券的高级分析师斋藤和嘉指出,关于收购Altair,瑞萨的并购战略方向有所偏离,令他稍有担忧。他认为,软件业务不如通过合作来扩大客户基础,而不是全部自有。尽管目前没有大问题,但如果未来投资回报不足,可能需要进行减值。

财务稳健

尽管进行了多次并购,但瑞萨的财务状况依然稳健。由于并购导致的有息负债在上财年末减少至6677亿日元,股东权益比率也在近年来持续改善,上财年末达到63%。INCJ随着瑞萨的复苏,逐步出售其持股,并在去年完全退出。上财年,瑞萨实现了公司成立以来首次派息。

尽管半导体市场由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单元(GPU)主导,其单价达到数百万日元,而瑞萨的微控制器(MCU)单价仅为几十至数百日元,但瑞萨通过并购补充了不足的技术,将各类产品打包,向客户提案性能和成本方案,从而扩大了销售。瑞萨的销售毛利率从10年前的30%提高到了上财年的57%。

野村证券的分析师山崎雅也评价道,柴田在担任CFO期间,主要集中于削减固定成本等结构改革,但成为CEO后,他转向了收入增长、治理和投资等平衡的管理。他表示,“柴田在不同职位上不断成长”。

根据英国调查公司Omdia的数据,瑞萨在日本半导体制造商中,销售额超过了索尼集团的半导体子公司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和铠侠控股等,位居首位。然而,根据TechInsights 4月发布的全球车载半导体排名,瑞萨排在第5位,与曾经的竞争对手德国英飞凌科技的差距越来越大。

瑞萨目标到2030年实现200亿美元(约3.2万亿日元)以上的销售额和相较2022年市值增长6倍的目标。柴田表示,这将使市值达到16-17万亿日元。此外,柴田还希望在微控制器和电源等多种产品用于设备的“嵌入式半导体”领域成为全球第一。

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管理目标,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柴田表示,他的任期由董事会和股东决定,但他认为“领导者应该有相当长的任期”。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7:20:46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