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到大卫-鲍伊(David Bowie),每个人都想知道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现在我们可能有了一个准确的地方来寻找它。 加州理工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光合微生物可以在冰层下的一小块宜居地带繁衍生息。
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火星上的特定宜居带内可能存在光合作用微生物
任何火星探测器都会告诉你,红色星球的表面是一片寒冷、贫瘠的荒原。 臭氧层和磁场的缺失意味着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要比地球强30%左右,使这些尘土飞扬的红色岩石失去了生机。
但大量证据表明,情况并非总是如此--数十亿年前,火星上可能曾有河流、湖泊,甚至海洋,这些都可能孕育着生命。 随着这些有利条件的枯竭,任何已经进化出的微生物生命都可能返回地下寻求庇护,那里今天可能仍有足够的养分和资源。 现在,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计算出了火星地下微生物的潜在宜居区。
宜居带本质上是生命生存条件恰到好处的地方。 天文学家经常在太阳系的尺度上谈论它们--例如,地球就位于太阳周围的宜居带,那里的温度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因此液态水可以在表面汇集。
就火星而言,在一定数量的冰层之下可能存在一个适合光合作用微生物居住的区域。 太浅了,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会把它们烤熟,但太深了,就没有足够的可见光过滤下来供它们取食了。
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红色星球上的冰斑图像,这些冰斑有可能是微生物的栖息地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JPL-加州理工学院/亚利桑那大学
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根据冰的尘埃含量和结构计算出了宜居带的深度。 如果灰尘占冰的比例超过1%,那么冰层就会被遮挡,生命无法存活--但在灰尘含量为0.01%到0.1%的冰层中,微生物可以在5到38厘米(2到15英寸)深的地方找到避难所。 如果冰层更加洁净,潜在的宜居带可能会延伸到 2.15 到 3.1 米(7.05 到 10.17 英尺)深。
这种生命仍然需要液态水,但研究小组说,困在冰层中的尘埃微粒偶尔会导致小块局部融化,从而满足它们的需要。 这个过程在火星两极附近不会起作用,但在火星其他地方的冰层中却有可能发生。
当然,这些地区理论上可能存在生命,并不意味着一定存在。 但这项研究确实为未来的火星机器人或乘员任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出发点。
该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