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39:47
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与前投资人“反目” 背后牵扯“泼天富贵”
发布日期:2024-11-13 13:19:04  稿源:雷达财经

一起仲裁案件,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掀起轩然大波。11月11日,有媒体报道称,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和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宇韬近日在香港被提起仲裁,仲裁申请方为二人此前共同创立的循环智能的部分投资人。目前,月之暗面方面已委托律所处理此事,代理律师称将对此依法进行抗辩。

v2_d9f1a2d6d6ff43a7b490559f0a7e94a4@5034919_oswg290034oswg1080oswg760_img_000.jpg

据媒体报道,此次仲裁申请可能源于在尚未拿到来自循环智能的多个投资方的同意豁免书之前,杨植麟和张宇韬等人就已启动融资并创立月之暗面。而同意豁免书之所以迟迟未签,很可能是因为循环智能的投资方对循环智能后来在月之暗面所占的股比不满。

雷达财经了解到,月之暗面成立于去年3月,并于同年10月推出了明星产品Kimi,该产品的访问量一度超越文心一言。随着一轮又一轮融资的注入,月之暗面的估值被推至33亿美元的惊人高度。在这场资本盛宴中,一些未能搭上财富快车的“老股东”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不惜与昔日的合作伙伴“反目成仇”,从而引发了这场仲裁风波。

在这场纷争中,月之暗面的创始人杨植麟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人物。作为中国大模型AI公司中最年轻的创始人之一,90后创业者杨植麟自幼便展现出了学霸的潜质。他在高中时期就曾因奥赛获奖而被保送进了清华。

之后,他先后在清华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深造。赴美读博期间,杨植麟参与创立循环智能。随着ChatGPT的发布,大模型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杨植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机会,毅然决然地创立了月之暗面,并迅速成为了业内外瞩目的AI新秀。此次卷入仲裁风波,让月之暗面接下来的发展变得更加复杂。

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被前投资人发起仲裁

11月11日,大模型行业爆出一则重磅消息。据36kr旗下“暗涌Waves”报道,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宇韬近日在香港被提起仲裁,相关电子仲裁申请书目前已递交至HKIAC(香港国际仲裁中心)。

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此次向杨植麟、张宇韬提起仲裁的申请方,正是二人此前共同参与创立的循环智能的部分投资人,具体包括金沙江创投、靖亚资本、博裕资本、华山资本和万物资本。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一起共事的创始人和投资人“反目成仇”?前述知情人士向“暗涌Waves”表示,此次仲裁的缘由可能是因为在尚未拿到来自循环智能的几个投资方(金沙江创投、万物资本、靖亚资本、华山资本和博裕资本)的同意豁免书之前,杨植麟和张宇韬等人便已启动融资并创立月之暗面。

据公开报道显示,循环智能最初由杨植麟、张宇韬和陈麒聪三位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据悉,前述三人均为技术出身,结识于清华大学知识工程实验室。在循环智能成立初期,杨植麟主要负责AI和产品,充当的更多是首席科学家的角色,并不是这家公司的CEO。

而担任循环智能CEO的是师从亚马逊AWS AI负责人、机器学习泰斗Alex Smola的陈麒聪,师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数据挖掘专家唐杰教授的张宇韬则在循环智能担任CTO一职。

在公司股权分配上,三人秉持均等分配原则。天眼查显示,循环智能运营主体北京睿科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创立之初,公司股份由杨植麟、张宇韬和陈麒聪均分,三人分别持股33.3%。

目前,杨植麟、张宇韬和陈麒聪三人在北京睿科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均降至27.19%,另外一个后期加入的联合创始人揭发持有该公司18.43%的股份。

雷达财经注意到,循环智能创立后,先后获得不少资本的青睐。天眼查显示,2018年至2021年,循环智能相继完成了天使轮、数千万人民币的Pre-A轮、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1200万美元的A+轮以及3800万美元的战略融资。

随着多轮融资的完成,包括华山资本、金沙江创投、靖亚资本、真格基金、红杉中国、博裕资本、万物资本等在内的投资方成为了循环智能背后的“金主”。不过,此次向杨植麟、张宇韬发起仲裁的并非是前述提到的所有股东,而是其中的5家投资机构。

而杨植麟和循环智能部分投资方之间的冲突,主要发生在去年杨植麟二度创业的月之暗面创立期间。在尚未拿到部分投资方的同意豁免书之前,杨植麟和张宇韬等人就已启动融资并创立月之暗面。

“暗涌Waves”从接近两家公司的人士了解到,同意豁免书之所以迟迟未签,可能与循环智能几家投资方对循环智能后来在月之暗面所占的股比不满有关。

“暗涌Waves”还在其发布的文章中透露,早在今年上半年,循环智能的几位“老股东”就曾给杨植麟发送过律师函,也有不少知名投资人参与其中的斡旋和调解,但从结果来看双方并未达成和解。

对于杨植麟、张宇韬被提起仲裁一事,月之暗面所委托律所铭德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合伙人David Morrison律师表示,其律所已接受杨植麟、张宇韬委托,关注到相关仲裁事项,“我们认为该事项既缺乏法律依据,也不具备事实基础,本所将依法提出抗辩。”

双方因错失泼天富贵“反目”?

此番月之暗面创始人杨植麟、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宇韬被提起仲裁,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月之暗面当下已迅速崛起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明星企业,而月之暗面估值的极速攀升或许正是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的导火索。

雷达财经从官网获悉,月之暗面创立于去年3月,其致力于探索能源向智能转化的最优路径,通过产品与用户的深度共创,推动智能技术的革新。紧接着,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在次月正式注册成立。

天眼查显示,杨植麟在该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并持有78.968%的股份,是该公司的受益所有人、实际控制人。此外,周昕宇、吴育昕、张宇韬、汪箴分别持股10%、5.957%、5%、0.075%。

据月之暗面介绍,公司创始团队可谓星光熠熠,其核心成员参与过Google Gemini、Google Bard、盘古NLP、悟道等多个大模型的研发,其多项核心技术还被Google PaLM、Meta LLaMa、Stable Diffusion等主流产品采用。

尽管成立时间并不算很长,但月之暗面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完成了从通用大模型到上层应用的布局。去年10月,在创立仅仅半年多的情况下,月之暗面宣布其在长文本领域实现了突破,并推出首个支持输入20万汉字的智能助手产品Kimi。今年3月,月之暗面更是宣布Kimi智能助手启动200万字内测。

据QuestMobile的数据,今年3月,Kimi智能助手App的月活达到589.7万,Kimi智能助手微信小程序的月活已经突破91.1万。同时,AI产品榜(aicpb.com)的数据显示,Kimi智能助手网页版在4月的访问量高达2004万,较上月增长60.2%,访问量已超越文心一言,排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首位。

前述这些数据,无疑彰显了Kimi在市场上所展现出的强劲增长势头,也使得月之暗面迅速成为国内人工智能赛道的“当红炸子鸡”,甚至Kimi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上也成为追捧热点,华策影视、掌阅科技、中广天择等多只个股因此一度涨停。

事实上,月之暗面在尚未有产品正式面世之时,便已经引起了部分资本的密切关注。去年6月,媒体披露了月之暗面规模接近20亿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包括红杉中国、今日资本、真格基金、砺思资本等在内的知名VC均对其进行了押宝。

其中,红杉中国、真格基金正是此次没有向杨植麟、张宇韬发起仲裁的另外两家投资机构。有AI投资人曾表示,尽管杨植麟技术禀赋过人,但由于其缺乏足够的商业和管理经验,所以月之暗面刚刚创立时部分投资机构对其仍没有足够的信心。

据网易科技报道,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曾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不会投中国的大模型公司,他认为5年后将没有独立的大模型公司存在,因为没有商业模式。

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朱啸虎还曾对智谱AI、百川智能、零一万物、月之暗面、Minimax、阶跃星辰六家独立大模型创业公司最后怎么收场表示“不乐观”,他认为前者最好的结果就是卖给大厂。

然而,月之暗面不仅打造出了明星产品Kimi,还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去年7月,美团龙珠、襄禾资本、蓝驰创投纷纷入局,成为了站着月之暗面A轮融资背后的投资方。

今年2月,月之暗面再度斩获新一轮规模超10亿美金的A+融资,投资方包括阿里、红杉中国、小红书、美团、砺思资本等众多新老股东。此轮融资完成后,月之暗面的估值达到25亿美元。

到了8月,月之暗面又双叒叕获得了资本的认可。在腾讯、高榕创投、阿里以及三七互娱等投资方超3亿美金的融资助推下,月之暗面的估值被推到了33亿美元的水准,这意味着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月之暗面的估值上涨了8亿美元,涨幅约为32%。

有媒体称,在由零一万物、MimiMax、百川智能、智谱AI、阶跃星辰、月之暗面组成的AI“六小龙”中,月之暗面或成为估值最高的一个。

在分析人士看来,杨植麟、张宇韬二人此番被多位循环智能时期的投资人申请仲裁,或与月之暗面急速蹿升的估值有着密切关联。由于新公司的估值远超循环智能,那些未能搭上这趟财富快车的“老股东”不免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为了争取更多利益,不惜与昔日的合作伙伴“反目”。

90后学霸的“开挂”人生

相较于在互联网时代早已声名鹊起,如今又转战AI赛道的王小川、王慧文等风云人物,杨植麟在公众中的知名度或许稍显逊色。但在AI圈和创投界的专业人士眼中,杨植麟如今在业界的认可度和关注度丝毫不弱于前述两人。

出生于广东汕头的杨植麟,是一个年轻有为的90后创业者。翻看杨植麟的过往履历不难发现,他自幼便展现出学霸的潜质。高中时期,杨植麟就读于汕头金山中学。那时,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他,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兴趣被选拔进入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班。

在之后举行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杨植麟一举夺得了广东赛区的一等奖,因此获得了清华大学的保送生资格。即便没有保送资格,杨植麟当年667分的高考成绩其实也足以让他轻松踏入清华大学的校门。

不过,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杨植麟起初涉足的并非是与人工智能联系那么紧密的专业,而是主修热能专业。逐渐意识到自己志不在此的杨植麟,在大二那年果断更换专业进入计算机系。

而杨植麟的老师正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KEG)的带头人,智源研究院学术副院长、悟道项目负责人唐杰教授。在校期间,杨植麟以满分成绩通过所有程序设计课程,揽获众多荣誉,并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

随后,杨植麟远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语言技术研究所(LTI),跟随苹果公司AI负责人Ruslan Salakhutdinov和Google AI智能首席科学家William W. Cohen攻读博士位。

2019年,杨植麟顺利拿到了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博士学位。同年,杨植麟先后以一作身份发表Transformer-XL和XLNet两项成果,Google学术被引次数更是逼近两万。

其中,Transformer-XL成为首个全面超越RNN的注意力语言模型,论文成为NeurIPS 2019与ACL 2019的最高引论文之一。而XLNet则在20项任务上超越GoogleBERT模型,成为NLP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学术成果。

也是在博士在读期间,杨植麟便开始了自己的首次创业之旅,其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参与创立了循环智能,该公司的业务方向是运用NLP、语音、多模态、大模型等AI技术打造“销售科技”方案。

据了解,循环智能的产品目前已在银行、保险、证券、汽车、零售、房产、教育、消费金融、B2B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人保财险、太平洋保险、太平人寿、万科、我爱我家、安居客、上汽集团、中国东方航空等企业都是其客户。

然而,真正让杨植麟在公众层面名声大噪的原因,还要归功于其后来创立的月之暗面。时间回拨至ChatGPT发布的那天,杨植麟的心情异常激动。预感到AI广阔前景的杨植麟,很快有了正儿八经搞一家公司做这件事的念头。

事实上,大模型领域对资金的需求极高,而在创立月之暗面的过程中,留给杨植麟的时间也十分紧迫。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杨植麟便争分夺秒地帮助自己的项目寻找融资。

杨植麟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我们2023年2月开始集中做第一轮融资。如果delay(延迟)到4月,基本没机会了。但如果2022年12月或2023年1月做也没机会,当时有疫情,大家没反应过来——所以,真正窗口就是一个月。”

回过头看,在时间紧迫且任务艰巨的背景下,杨植麟成功且迅速地把握住了机遇,但在月之暗面从创立到疾驰的过程中,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给杨植麟增添了几份烦恼。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卷入仲裁风波的同期,“晚点LatePost”称月之暗面几位出海产品负责人已于近期离职创业。今年9月,月之暗面决定停止更新两款已上线的出海产品——Ohai和Noisee,暂时收缩了出海to C应用。对此,月之暗面回应称,做这两款产品只是尝试,并未正式立项,所以很快做出了调整;月之暗面主动选择做减法,更加聚焦Kimi的开发。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39:47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