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1:44:46
万万没想到,AI卷得最狠的是奶茶
发布日期:2024-12-20 13:16:19  稿源:酷玩实验室

万万没想到,几块钱的奶茶比几十万的汽车更先赛博了起来。北京地铁站已经开始搞奶茶无人机了,扫码点餐、机械臂制作、全程无人工,妥妥的i人福利。不仅仅是北京,全国各地都开始出现了机械臂摇出来的奶茶,有的是全程无人的全自动售卖机,有的是人机结合的创意奶茶,还有的是AI设备加上人工奶茶的创意结合。


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小红书

总之,马斯克的汽车机器人没等来,倒是奶茶机器人先被等来了。

各大新茶饮也下场布局,蜜雪冰城成立技术公司、喜茶上线多个智能化产品、库迪咖啡旗下的茶猫实行人机结合形式...

低成本的新茶饮为什么要往最费钱的AI里卷?奶茶机器人,要来了吗?

01 奶茶卷向AI?

谁能想到,中医、AI、奶茶有一天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商业企划书里。

“我们都没想到,点奶茶的尽头不是根据自己的口味,而是根据AI把脉之后推测出自己的体质来点。”一个做AI奶茶培训的机构在网络上发布了这样一个引流视频。


小红书商家

实在是想不通中医把脉和AI怎么结合到一起的,我就去联系了这家培训机构并且要了份资料。打听一番明白了,这个中医AI其实就是培训机构会卖给你一个“面诊机器”,类似很多美容院会有的面诊机一样,只不过这个是更贴合中医“望闻问切”方式的,要先拍张正面照、再拍舌苔的照片,然后回答几个平时日常身体状况的问题,最后给你得出一个你是什么体质的结论。

我再问,这个AI还有什么其他的吗,对方表示“没了”。接下来就是常规的奶茶如何制作的一系列资料。从提供的资料里面,据说他们已经培训了700多家奶茶店。


机构培训手册

一个面诊机器,一个AI概念套在常规奶茶店里,这有人买单吗?——还真有。

“我还真就在成都出差的时候去过这么一个概念店,其实我自己也知道是噱头,架不住服务流程是真的好啊。进去之后一套流程煞有介事,AI面诊之后服务小姐姐再给我一套话术,三言两语说出我一些亚健康问题,推荐一款茶饮,最后成功让我消费小50块钱。”雅雅(化名)讲起自己喝“AI奶茶”的故事。

还有一种更好玩的AI+奶茶概念的体现,是“奶茶机器人”。

“没想到现在的奶茶已经发展到next level了”在地铁站尝试了一次奶茶机器人之后,姗姗(化名)感叹道,“整个操作台就像是个科技感满满的赛博贩卖机。显示屏上是菜单,右边屏幕有扫码点单、左边屏幕是出品口,下面有一个奶茶机器人臂,可以看见整个奶茶被制作出来的过程。”


全程两分钟,点单、取餐,完全无人工,还可以选要不要糖。

这样的赛博奶茶售卖机不仅在国内,在美国、加拿大也陆续变得多起来,小红书到处都有喝上这口赛博奶茶的帖子。


小红书帖子

可能也有商家觉得全程机械臂实在是太没有灵魂,所以采用了“人机合作”的方式,大连就有一家奶茶品牌,就是在采购了奶茶机器人之后,把机械臂做出来的成品上再人工添加一些topping,比如打一圈奶油、撒上糖屑或者插上两根冰激凌,包装成创意奶茶。

赛博奶茶这件事情并不只是创意品牌的想法,很多新茶饮的大厂也开始想要上“科技与狠活”。

在咖啡界“卷土重来”的库迪咖啡就开了个人机协作的奶茶品牌,茶猫。


茶猫官网

茶猫的人机合作分配得很清楚——制作是由配料机器人、制作机器人和送餐机器人三部分组成;人用来“伺候”机器人,比如手动加料、贴标签、打包、制作基础原料然后添加到原料盒里、还有基础的清洁工作等等。

茶猫的点单也是小程序下单,之后右边的机械臂取杯送至左侧,左边的机械臂负责往里面倒入液体后再交由右臂传送。如需小料,右臂会将半成的饮品送至台面由店员操作,如果不用,右臂就直接进行封口后送出。


就像网友们开的玩笑,以前的简历“做奶茶”,现在的简历“操控AI”。

除了茶猫,几个新茶饮巨头也都纷纷下场卷起来AI。

蜜雪冰城就注资5000万元人民币成立了一家“AI公司”,业务内容就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销售等。


企查查企业信息

这家名叫“雪王爱智慧”的公司总经理苏虎臣正是蜜雪冰城的首席技术专家,还兼任流程与数字化中心的副总经理;蜜雪冰城招聘管理部负责人于敏担任“雪王爱智慧”的监事,而财务负责人崔海静,作为集团财务中心的负责人之一,同时也是蜜雪冰城集团的监事会主席,负责监督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几位人事高管和技术高管组成的“AI公司”也能预示蜜雪冰城要在技术领域下功夫的决心。

奈雪的茶和喜茶两个巨头也在更早就开始了AI布局。

三年前奈雪的茶和喜茶就都成立了专业团队,招募了一批机械、电气相关的工程师针对功能规划、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等多方面来设计和研发智能设备,目前相关智能化的研发成果也都配备到门店中。

比如奈雪的茶数字化团队自研的“自动奶茶机”已在旗下所有门店使用,通过简单的扫码即可自动出杯,号称“最快10秒完成一杯茶饮,产能提升40%”。

喜茶更是推出了全套的“科技”,包括智能秤、智能出茶机、自动去皮机、自动去核机、自动锤柠檬机、自动切丁机、智能蒸煮机等3大类共7款智能设备,覆盖门店原料制备、原料管理、调饮制茶等多个环节。据商业新研社,以自动去皮机为例,以往人工为一筐葡萄去皮,需要约15分钟,如今机器去皮仅需1分钟,果肉保留也更完整,而智能出茶机最快4秒即能完成一杯饮品的原料添加。

02都是钱闹得

几块钱一杯的奶茶也得卷AI,说到底还是“钱”闹得。

奶茶越来越同质化,这已经是旧闻了。

差不多的店面、差不多的菜单、差不多的店员服装、差不多的口味,奶茶变成了“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们”如何表现的和别人差得多,降价是最直接的手段。于是乎一时之间我们看到了奶茶从二十几块变成十几块,再变成9.9元一杯,最后甚至有补贴之后不到1元钱的奶茶。

高端的商战只需要朴素的手段,但是朴素的手段上多了,商家都给朴素没了。

亏损成了小奶茶的大问题。

已经上市的新茶饮第一股和第二股在今年上半年都出现了利润的滑坡,茶百道今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3.94亿元,和去年同期的5.97亿元相比下滑了34%;好不容易在2023年上半年扭亏为盈的奈雪的茶,在今年上半年,公司再度由盈转亏,亏损4.4亿元。


奈雪的茶财报

在价格战中卷生卷死的新茶饮忽然意识到,降价不是价格战的终极奥义,降本才是。

从奈雪的茶财报上费用拆解来看,在直营店的单店费用中,除了原材料最贵的就是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24.6%。


奈雪的茶财报

这样逻辑顺下来,其实就能看明白,赛博奶茶看着科技,实际全是生意。

你以为机器人取代人工的账应该这么算:假设一台机器人20万元,能用10年,折合一个月就是1600元,一线城市一个奶茶店员一个月也得6000-7000元成本,所以划算。

其实这笔账是这么算的:一个员工一天轮班也就7-8小时,如果奶茶店想营业超过12小时就要两班倒,人力成本乘以2;新来的员工需要培训,还需要上手熟悉的过程,这段时间不论是学徒还是师父的产出都会受到影响;员工需要规划一个晋升通道,毕竟永远会有奶茶店员但没有人永远是奶茶店员,能升职的员工需要增加人工成本,不能升职的可能就面临流失的风险,替换这些流失员工的新员工又要陷入新的培训轮回;员工有其他的费用比如社保、请假时间等,所以理想情况下,机器人不仅仅是省钱,是省钱、省钱、还是省钱,而且还省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奶茶机器人没有大量进店呢?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没达到理想情况。

奶茶机器人的成本可能没有那么便宜,比如奈雪的茶曾经在深圳华强北开过一家Pro店,采购的奶茶机器人据报道就要接近80万元。如果按照奈雪的茶2024年上半63%的毛利率和一线城市单店8600元的营收来换算,那么这个店得干142天才能赚回机器的钱,这还不算剩下的水电、材料折损一系列费用。

并不是所有奶茶店都有实力承担“半年白干”来引进一个机器人的。


中国饮品快报机器人图

另外,奶茶机器人也没法完全取代人工。理想中奶茶机器人可以实现无人监管全天二十四小时运转,实际情况是,可能还是需要一个人来和机器“打配合”。比如,现在很多机器人可以完成取料、搅拌、蒸煮等这些流程,但是把水果从冰箱里拿出来切成块放进机器这一步还是需要人工来完成。而且每天的原材料是否新鲜,一个店的流水有多少等这些制作之外的细节也需要人工来确认和统计。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奶茶店很多是直营+加盟两种形式的。在直营店里,品牌完全可以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买个机械臂,就是赚不到买卖也可以赚吆喝。


但是放到加盟店里,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比如库迪的茶猫,加盟商要选是买人机协作设备还是租,买的话标准店开店就要30万元,品牌店要45万元,选择租的话成本也要在20-35万元之间,设备每月租金5000元,一年起租。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要卷价格抢市场,该赚的赚不到,该省的省不了,就非常尴尬了。

奶茶本身又是一个配料多的产品,不像是咖啡,浓缩、水、奶就能做出各种基础款,剩下的创新款再加点各种风味的糖浆就行了。奶茶有各种茶底、水果、牛奶、甜度不同的选择,还可以加或者不加一大堆辅料,这就让奶茶的制作复杂度远高于咖啡,也让奶茶机器人的普及难度更大。

茶猫的机械臂除了酷炫之外也偶尔让加盟商头疼,机械臂并没有实际上宣传的几十秒出一杯奶茶,一杯饮品从下单到出品的时间大概在一分钟,并不比人工制作的时间快。在日常制作中,机械臂的表现也不如人意,甚至被吐槽速度跟不上人工,没法承载高峰期的速度。

瑞幸此前上线的智能萃茶机也遭到过员工的吐槽,说因为它块头大,占空间而且里面隔层多,清洁起来就很麻烦。据饮品报,萃茶机每次只能萃取一种茶汤。如果要制作两种或以上的茶底,员工就得重复前面的步骤。


说到底,新茶饮想做机器人就和马斯克想做机器人道理是一样的,想要拥有折损低、换手率低、没有情绪、24小时随时待命、不用培训直接上岗的“电子牛马”。而新茶饮的机器人不普及和马斯克的机器人不普及的原因也一样——成本控制不住、技术突破不了、出品保证不足。

03 会成为下一个“咖啡机”吗?

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工业化、商业化、家庭化。

这其中需要经历两个方面的进化——技术的成熟、成本的压缩。

机械臂这个新物种从工业厂场景正在切入商业化场景。

工业化场景被最先落地,比如物流中的搬运、生产中的组装等,因为机械臂生产的主要难点就是人的手是可以随意支配的但是机器人的手每完成一个动作都是一种挑战,所以单一的动作肯定是最好下手的。搬运机器人可以就做抬、放两个动作,相当于是一个动作的正放和倒放;类似的某个零部件的组装也可以是机械性地重复。

之后,机械臂进入了商业化场景,奶茶机器人就是其中一个,下一个问题就是,奶茶机器人会不会像智能咖啡机一样普遍呢?


中商产业研究

短时间内,不会有大规模的市场。因为家用奶茶机器人这件事情有两个反直觉的点。

第一,反了奶茶这个属性的点。奶茶是一个社交产品,咖啡则有非社交的其他属性,比如提神这样的功能类属性、以及文化这种形而上的属性。

“我和我爸都是咖啡爱好者,但是是完全不同类型的咖啡爱好者。”阿飞(化名)就这样说道,“我是打工人,专门团各种咖啡券,我爸是个咖啡品鉴大师,光是买的一个测量秤就两千多元钱,他甚至为了能更好地看到咖啡从咖啡机里被压出来的水流是否稳定买了一个小镜子,这样他按压的时候不用低头能从镜子反光里检测出水量。”


阿飞供图

阿飞和他爸爸家里都有咖啡机,阿飞买的是400多元的打折胶囊机,他爸爸买的是小六位数的顶级咖啡机。

这就是不同属性在toC市场里能做到的产品的延伸度,但是奶茶本身就没有这种延展性。

奶茶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混合类饮品,我们经常见到几个朋友打卡网红奶茶店的朋友圈,却不会有人正儿八经去讨论芋泥奶茶应该用什么茶底和哪里产的牛奶最好喝。所以,奶茶少了一点“孤独属性”也没有什么提神的功能效果,这就让我们很难为一个奶茶机器人去消费。


石头扫地机器人

第二,这也反了消费者对机器人消费的直觉。

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现在最普遍的就是清洁,各种各样的扫地、洗地、洗碗机器人率先成为被消费品。这是因为,我们在接受新鲜科技走进生活的时候一定会选使用频率最高、收益最大的场景。我身边有一位非常节省的朋友却在扫地机器人这个物种出现的时候第一时间花了两千多入手了一台,她的理由就是“我请一次保洁也得99元,用一个月我就回本了。”

咖啡机的热销和咖啡的高频饮用也有关系,但是反过来,奶茶因为其变胖的属性,就不是一个会被大多数人高频饮用的饮品。

从这两点来看,奶茶机器人还是得踏踏实实地走商用。

在这个赛道上其实已经有融资进程顺利的企业。


企查查融资信息

越疆科技,就已经完成了D轮融资并且准备在港股上市,背后资本有中金资本、深创投、松禾资本、十维等资本大咖,最后一轮估值已经超过了35亿元;越疆科技做的是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机械臂,与其走了不同道路的自动化饮料平台开发商Botrista在今年完成了6500万美元的融资,总共融资已经有8.7亿元人民币,参与投资的有曾经斥资2250万美元收购永和大王的JFC。

和做机械臂硬件不同,Botrista做的是软硬件结合的“一站式服务”,涵盖调味配方开发、菜单设计与研发以及原材料供应链管理;跟上述两个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奶茶机器人思路就是做奶茶无人机,比如完成了2300万元天使轮融资的茶里怪、和北京地铁开始能看见的freshcube。


Botrista官网图

机械臂、无人机、一站式,条条大路各不相同,但是想要先通往商业化的“罗马”,要达到的效果都一样——高效控制成本、保证出品质量、最重要的是,能让加盟商赚钱。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1:44:46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