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8:00:54
叉腰、扎马步:看看我国1600多年前的“手电筒”
发布日期:2025-02-03 14:57:21  稿源:快科技

在浙江省博物馆,有一件瓯窑青瓷点彩牛形灯盏,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浙江温州的一处东晋墓地,距今已有1600多年,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这件牛形灯盏的造型非常特殊,前腿叉腰,后腿扎马步,呈拟人直立姿态,憨态可掬,仿佛一个表情包。

牛形灯盏口径18.9厘米、高13.4厘米,分为承盘、灯柱、把手三个部分。

其中,承盘用于存放灯油,灯柱可以插入灯芯,而弧形的把手从灯柱顶端昂扬向上,稳稳连结在承盘边缘,有点像牛的尾巴。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蔡乃武评价,烧制这件瓷器时,匠师并没有满足于纯功能的设计,而是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力,使牛和灯融为一体。

057331bfa98c42af9f7f7123771c2038.gif

巧妙的设计,使之既能放在桌子上当“台灯”,又可以提在手里当“手电筒”,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审美与智慧。

另外,灯盏釉色白中泛青,冰裂纹细密,口鼻耳目惟妙惟肖,特别是双眼和口鼻采用了当时盛行的褐色点彩装饰,更是栩栩如生,代表了六朝时期瓯窑的最高水平,是东晋瓯窑生产工艺和艺术成就之代表。

54ebf18486894d179482c757c6a03a94.gif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8:00:54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