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BBC报道,中国前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于周一在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前的小组讨论中发表了讲话。傅莹表示,对当前中美之间的敌对状态,以及其对人工智能安全进程造成的负面影响表示遗憾。
傅莹在巴黎参加小组讨论
傅莹说:“在科学发展呈现上升趋势之际,中美关系却走向了错误的方向,影响了双方的团结与合作以管理风险。这非常不幸。”
傅莹描绘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幕后情况,描述了自2017年中国首次发布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的创新“爆发期”。傅莹认为,中国的发展速度快于西方。
傅莹还提出,人工智能工具应该在开源的基础上开发,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从而为改进它们做出贡献。这是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不会造成危害的最有效方法。
然而,傅莹也表示,大多数美国科技巨头不会分享其产品的技术。“巨头之间缺乏透明度让人感到不安,”她说。
与会的另一名学者,有“人工智能教父”之称的约书亚·本吉奥教授表达了不同观点。他认为,开源也为犯罪分子滥用技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不过,本吉奥承认,“从安全角度来看”,使用开源架构构建的DeepSeek的问题,比 ChatGPT更容易被发现,因为ChatGPT的创建者OpenAI尚未分享其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