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最新研究指出,西非和中非森林中的火足绳松鼠(Funisciurus Pyrropus)可能是猴痘病毒的重要储存者,这一发现为病毒传播链提供了重要线索。
猴痘病毒虽因1958年在猴子实验室中首次发现而得名,但饲养类动物长期被怀疑是其自然现象。刚果民主共和国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强调专家认为,确定对疫情隔离至关重要,例如可以通过规范野生动物肉类处理降低感染风险。
2023年,科特迪瓦塔伊国家公园的白眉猴群爆发猴痘疫情,为溯源研究提供了突破口。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的团队监测发现,疫情源自单一病毒株,并在早期感染个体的尸体中检测到病毒。进一步调查显示,这些灵长类动物可能通过捕食火足绳松鼠感染。研究团队不仅观察到捕食行为,还在松鼠尸体中发现了相同的病毒株。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这些发现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但需确认火足绳松鼠是否为真正的储存方式,还需证明该物种能够长期携带病毒而不出现。有专家表示,非洲鼠巨齿类动物也可能参与病毒传播,表明猴群可能存在复杂的动物一样网络。
该报告最近发布于国际预印本平台Research Square,尚未经过同行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