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08:20
新型功能化荧光传感器可实时高灵敏度检测肠道病毒RNA
发布日期:2025-04-10 10:22:33  稿源:cnBeta.COM

一种新型功能化荧光传感器可实时高灵敏度检测肠道病毒RNA 。这标志着更安全、更有效的病毒诊断迈出了重要一步。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纳米科学中心 (NSC) 的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开发出一种创新的无标记比例荧光传感器,能够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地检测肠道病毒 RNA。

基于功能化碳点 (CD) 和溴化乙锭 (EB) 的比例型荧光传感器(Func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图片来源:Jussi Toppari 教授绘制

这一进展代表了病毒诊断领域的重大进步,并凸显了跨学科合作在应对全球健康挑战中的价值。

病毒持续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正如近期的疫情大流行所见。早期发现和准确识别对于控制感染的传播至关重要。传统的诊断方法虽然有效,但它们往往无法提供有关病毒基因组释放的详细时空信息,从而限制了其在动态或早期检测场景中的应用。

“这项跨学科的研究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的专业知识,标志着病毒检测技术的重大进步。我们开发了一种增强型比率荧光传感器,该传感器使用探针(单链互补寡核苷酸片段)和溴化乙锭(EB)功能化的碳点(CD),用于检测肠道病毒RNA。”于韦斯屈莱大学物理学教授Jussi Toppari说道。

荧光纳米粒子已成为生物分析物传感的有力工具,而碳点凭借其简单的合成、优异的光稳定性、可调的光致发光、优异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用于配体结合的多种表面功能,在生物传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些独特的特性使碳点有望成为生物传感领域的颠覆者。

“这种所谓的功能化传感器(Func Sensor),其中 CD 被功能化,即与探针共价结合,明显优于更传统的非功能化传感器(Non-Func Sensor),后者是 CD、探针和 EB 的简单混合物,”于韦斯屈莱大学博士研究员 Amar Raj 解释道。

在这两种传感器中,目标DNA与探针杂交,增强了 EB 荧光,而 CD 荧光由于电子转移而略有变化,从而实现比率检测,并且具有超灵敏性。

博士后研究员 Abhishek Pathak 表示:“非功能性传感器对目标 DNA 的灵敏度较低,对真正的肠道病毒 RNA 样本无效;而功能性传感器对 DNA 和真正的病毒 RNA 的灵敏度更高,选择性明显提高。” 他之前曾在于韦斯屈莱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Func 传感器的卓越性能归功于共价功能化带来的增强电荷转移。

“我们的原理验证研究强调了探针共价固定对于改善CD和EB之间电子转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性能,并证明了Func传感器在快速、实时和精确原位检测病毒RNA的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于韦斯屈莱大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教授Varpu Marjomäki说道。

尤其是研究表明Func传感器可以在体外实时检测衣壳中肠道病毒RNA的释放。Marjomäki 说:“这意味着 Func 传感器可以用作一种新型病毒 RNA 传感平台,为检测感染期间实时病毒 RNA 的出现提供了急需的可能性。”

这项突破性的研究引入了一种检测病毒RNA的新方法,并为荧光团之间的电荷转移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基于这些发现,该团队目前正致力于用更安全、细胞毒性更低、生物相容性更高的替代品取代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染料溴化乙锭,从而提高该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Pathak 高兴地表示:“这一改进将进一步提高体内病毒 RNA 检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编译自/ScitechDaily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08:20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