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的一份重要新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有可能在未来十年改变能源行业,推动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激增,同时也带来削减成本、增强竞争力和减少排放的重大机遇。
国际能源署今日发布的特别报告《能源与人工智能》就能源与人工智能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数据驱动的全球分析。该报告基于新的数据集,并与政策制定者、科技部门、能源行业和国际专家进行了广泛磋商。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约945太瓦时(TWh),略高于日本目前的总用电量。人工智能将是这一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优化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增长四倍以上。
在美国,从现在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预计将占到电力需求增长的近一半。受人工智能应用的推动,到2030年,美国经济用于处理数据的电力消耗预计将超过制造所有能源密集型产品(包括铝、钢铁、水泥和化学品)的总和。更广泛地看,在发达经济体,从现在到2030年,数据中心预计将推动超过20%的电力需求增长,使这些经济体的电力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停滞或下降之后重回增长轨道。
报告称,将利用多种能源来满足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不过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将因其成本竞争力和在主要市场的可用性而占据主导地位。
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人工智能是当今能源领域最大的热点之一——但迄今为止,政策制定者和市场缺乏充分理解其广泛影响的工具。未来五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到2030年,其耗电量将相当于目前整个日本的用电量。其影响在某些国家将尤为显著。例如,在美国,数据中心预计将占电力需求增长的近一半;在日本,这一比例超过一半;在马来西亚,这一比例将高达五分之一。”
报告强调了从宏观经济前景到人工智能应用速度等方面仍然存在的重大不确定性。报告还指出,人工智能的能力和生产力如何提升,效率提升的速度如何,以及能源领域的瓶颈能否得到解决等问题。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可能会加剧一些能源安全压力,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其他问题。过去四年,针对能源公用事业的网络攻击增加了两倍,并且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而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正成为能源公司防御此类攻击的关键工具。另一个能源安全隐患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设备所用关键矿物的需求不断增长有关。该报告首次对数据中心对关键矿物的需求进行了估算,而目前这些矿物的全球供应高度集中。
报告指出,尽管数据中心电力需求的增长势必推高排放,但就整个能源行业而言,这一增幅并不大,如果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带来的减排效应可能会抵消这一增幅。此外,报告发现,随着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中日益重要,它可以加速电池和太阳能光伏等能源技术的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能源行业正处于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技术革命之一的前沿,”比罗尔博士说道。“人工智能是一种工具,可能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工具,但如何使用它取决于我们——我们的社会、政府和企业。国际能源署将继续提供数据、分析和对话论坛,帮助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能源行业塑造人工智能的未来——而人工智能又塑造能源的未来——的背景下,引领未来的道路。”
报告称,想要从人工智能潜力中受益的国家需要迅速加快对发电和电网的新投资,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和灵活性,并加强政策制定者、科技部门和能源行业之间的对话。
该报告是国际能源署(IEA)不断扩展的能源与人工智能(AI)之间日益深化联系分析工作的一部分。该报告以IEA于2024年12月主办的全球能源与人工智能大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能源与人工智能大会)以及IEA在今年2月由法国和印度主持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所做的贡献为基础。IEA还将很快启动一个新的能源、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观测站,该观测站将收集全球范围内关于人工智能电力需求的最全面、最新的数据,并跟踪能源领域前沿的人工智能应用。
除报告外,国际能源署还发布了一个新的人工智能代理,以帮助读者与其研究结果进行互动。该人工智能代理可在报告主页上使用,并以轻松对话的方式回答有关报告内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