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科学家成功完成了六种猿类物种的完整基因组测序,这一成果最近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该研究由来自多个国家的123名研究人员合作完成,将为猿类保护及人类进化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基因组是细胞中完整的DNA指令集合,测序能揭示其碱基排列顺序。2001年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科学家开始研究其他猿类的基因组,它们是人类最接近的遗传亲属。理解这些基因组有助于揭示人类与其他猿类的差异,例如某些猿类对艾滋病等疾病的抵抗力可能源于基因变异。
过去,科学家仅能破译猿类基因组的片段,而此次研究采用先进测序技术和算法,首次实现了无间隙的完整基因组组装。研究团队解码了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婆罗洲猩猩、苏门答腊猩猩和白掌长臂猿的基因组,发现每个物种可能存在770至1482个新基因,并在基因组中发现了异常的DNA结构。
进化生物学家指出,完整的基因组将推动灵长类谱系进化研究。此外,被测序的六种猿类均为濒危或极度濒危物种,这些数据有助于分析其遗传多样性,识别对物种生存至关重要的基因。
研究数据已向全球公开,分子生物学家评价称,这是目前最优质的猿类基因组资源,为科学家研究人类独有基因或共享基因的功能差异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