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通知指出,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对此,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人士表示,4月11日其官方平台发布的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并非日前发布的新政。
“中国长期以来作为集成电路的进口国,坚持零关税,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可持续化发展和创新贡献巨大。但随着目前全球化贸易体系被单方面打破,这次推文是通过了解我国政府早已明确的相关规定,帮助行业统一认识,依规开展业务。”
不管是不是新规,但这会对行业产生影响,比如英伟达、AMD、高通是美国的fabless厂商,但都会在台积电流片。那么,这些芯片的原产地就可以认定为台湾,进口商采购时不用考虑关税成本。相比,美国半导体设备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在美国本土出货量占比达到60-70%。
综合业内预计,英特尔、格罗方德、德州仪器、美光、ADI、Microchip、安森美、Skyworks、Qorvo等这些厂商,对华出口的由其美国本土晶圆厂制造的芯片将会受到此次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的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直言,目前不少客户在拉货、备货、囤货。虽然现在没有涨价,但是大家都在混乱中观望,不少订单停止报价。
另一方面,随着贸易摩擦持续,将进一步推动半导体国产化趋势。如果按照封测地,主要在东南亚和台湾,厂商可以绕道,现在按照新规在美国流片的可能都要征收125%的关税。所以,但凡能够替代的芯片品类,都有机会获得更大市场。
值得一提的,相比,随着半导体原产地认定标准落地,国产替代概念走强,4月11日A股半导体反弹,其中模拟芯片板块掀起涨停潮,纳芯微、思瑞浦、圣邦股份等纷纷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