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全球研究表明,财富不平等始于一万多年前,并随着农业的兴起、人口的增长和等级聚落的形成而逐渐加剧。通过分析1100多个考古遗址的房屋大小,研究人员发现,早在有文字记载之前,贫富差距就已存在,这挑战了早期社会大多平等的观念。
财富不平等始于一万多年前,由于人口增长和社会复杂性,农业出现后财富不平等逐渐加剧。华盛顿州立大学考古学家蒂姆·科勒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财富不平等在一万多年前就开始影响人类社会,远早于古代帝国的出现或文字的发明。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特刊上,由科勒和牛津大学考古学家艾米·博加德共同编辑,它挑战了长期以来的观点,即贫富差距是随着埃及或美索不达米亚等大型文明的兴起而突然出现的。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全球1100个考古遗址的47000多座住宅结构的数据,并使用房屋面积作为衡量财富的指标。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农业出现约1500年后,由于人口增长、土地竞争以及等级森严的社区的形成,贫富差距开始加剧。
“许多人想象早期社会是平等的,但我们的研究表明,财富不平等的根源出奇地早,”科勒说。“这种转变并非瞬间发生的。随着社会扩张、人口增长和资源日益紧张,这种转变逐渐加剧。”
农业、创新和社会分层
该研究强调了导致不平等的几个关键因素。随着农业社区的发展,土地成为一种有限的资源,从而引发了竞争,并出现了梯田和灌溉等创新,以提高生产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规模较大的聚落逐渐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财富开始集中在少数家庭手中。这些贫富差距在人口密集的聚落中尤为明显,这些聚落的不平等程度比小型社区更大。
这项研究的重要发现之一是,财富不平等的出现早于文字记载,有证据表明,即使在最早的农业社会中也存在不平等现象。通过将基尼系数(衡量不平等的标准)应用于古代房屋面积,研究人员发现,早期的农业村落相对平等。然而,随着聚落规模的扩大和复杂程度的提升,经济差距也随之扩大。
这项研究也挑战了前工业化社会生活在“马尔萨斯式”的温饱型社会的观点。相反,科勒和他的团队发现了数千年来财富稳步积累和技术进步的证据。
技术及其不均衡影响
研究人员指出,早期农业社会经常改变其景观——建造梯田、排干湿地或建立灌溉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些创新提高了生产力,但也扩大了资源控制者与非资源控制者之间的差距。
有趣的是,研究显示,一些创新,例如炼铁,往往通过增加社会底层获得工具和资源的机会来减少不平等。这一发现挑战了技术进步总是惠及精英阶层的假设。科勒还指出,其他因素,例如大型治理体系或协作性社会网络的存在,在长期内减轻或加剧不平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这不仅仅是一个现代问题,”科勒说道。“了解贫富差距的根源有助于我们将其视为社会几千年来一直在努力应对的一个持续挑战。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教会我们很多如何应对当今的这些问题。”
这项研究由来自世界各地机构的27位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由考古综合联盟(Coalition for Archaeological Synthesis)协调。该联盟是一个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整合考古记录,以推动科学发展并造福社会。通过关注书面记录出现之前的时期,研究人员希望填补理解人类社会如何从平等的狩猎采集群体进化为复杂的等级社会的关键空白。
“这些模式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历史,”科勒说道。“但通过研究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对未来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不平等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或许就能学会如何减轻其在当今的影响。”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