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42:48
重仓海外供应链 希音到底是哪国的企业?
发布日期:2025-04-23 19:06:23  稿源:锌财经

几度冲刺IPO,但都无人收留的希音,最终的归宿或将是伦敦。四月初,路透社传出消息,说是希音在伦敦首次公开招股(IPO)的申请已获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批准。现在的希音想要扎根伦敦,还需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同意,目前来看,这一审批还在进程之中

回溯希音的上市之路,2020希音就开始筹备但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第一次上市准备失败;2022希音又重启了上市计划但又被终止;2023希音又想着赴美上市,很遗憾再次失败。

直到2024年,希音才把目光投到了伦敦。漂泊伦敦,也是希音的无奈之举。鉴于现在的大环境,其实上市并不是最佳时期。伦敦已经把希音的估值从之前的660亿美金,下调到500亿美金还未上市,几乎就已经“蒸发”160亿美金了。

过去几年的情况以及很多权威人士的推测看,接下来的海外环境或许会更差。对只有海外业务的希音来讲,核心现金流业务势必会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而更差,投资者对希音的预期也会更低,因此,现在的希音也只能硬着头皮在伦敦寻求上市

取巧模式,风险巨大

回顾希音的发家之路,几乎是乘着全球化的东风而起的。

2012年,希音成立于中国广州。彼时的国际市场,全球化趋势之下跨境电商愈发活跃;国内市场,中国电商开始快速成长。而希音,只把业务聚焦到了国外,核心的发货模式就是小额包裹。

所谓的小额包裹,就是各国市场都为出入境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免税额度的包裹。只要包裹的价值在其免税的额度内,就不需要缴纳税费。希音,就是钻了这个政策的空子:在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生产,通过平台转运销售到美国这样的市场。


就以美国市场为例,作为希音最重要的海外市场,美国的小额包裹免税额度在几年的时间里,从几十美元提高到了200美元,乃至800美元。可想而知,800美元已经足够美国网友在国内采购服装、玩具、箱包等大部分品类的商品了。

据美国官方数据先是,2024财年,美国通过小额豁免进口的货物数量超13.6亿件,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

但希音的这种模式问题是,业务好不好,全看他国脸色吃饭。一旦他国筑起关税壁垒,希音的核心业务必然会全线受阻。背后的原因在于,希音只有海外业务,没有国内的市场。这种取巧的模式,在现在的关税战下,会直接给予希音沉重的打击。

而希音,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成为一家“中国的公司”。希音在中国成立的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注册地在开曼,上市市场在伦敦,希音总有一种漂泊感。


现在跨境电商玩家众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几乎所有平台都要调整重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国内市场上来,毕竟国内拥有全球最大的内循环市场。

希音是少有的只做海外,遇到现在这样的情况,只能陷入被动,这显然也加剧了希音的不安。

海外建厂,难治根本

上市接连失败,眼睁睁看着海外环境变差的希音,开始寻找海外工厂,试图建立海外的供应链。

有消息爆出,希音甚至想在印度建厂。从明面上看,印度人工成本低,而以服装为主的希音似乎认为这样简单的制造业能够在印度进行。同时,印度辐射的东南亚各国,也是人口基数巨大的市场,有利于产品的分销。

更重要的是,在印度生产的商品,就能够绕过中美之间的关税壁垒,重新进入美国为主的其他市场。


但实际上,印度对中国企业都十分排斥。没有管理经验,很难实操落地。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各地的市场都不景气,中国企业在印度容错率更低。可别忘了,印度对中国企业小米、vivo的巧取豪夺就在两年前。

除了印度,也有消息传出,希音回到中欧建厂。Shein将在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租赁超过55万平方米的仓库,并计划雇佣2000名员工,在欧洲市场进一步布局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都处于构想阶段,并未落地。

可以肯定的是,希音急于寻找一条海外供应链以尽量减少关税战对自身的影响。

但在互联网时代,资本构建一个电商平台并不是太难。真正难的却是后端的供应链,需要长期运营扎根。面临当下的客观情况,希音想要临时抱佛脚,仓促建一条海外供应链,显然是不现实的。

中国制造,潜力巨大

作为明面上的中国企业,希音也吃到了政策给予的红利。广州市依然把希音视为跨境企业的代表,并且给予了很多的扶持。

比如,去年8月,广州市相关部门就宣布,核发位于增城区的希音供应链总部项目全部25个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支持其规划建设运营仓储、备货、拣货、分拨、发货、结算一体的智能化仓储物流配送园区,设立供应链中心。


其实,政府的初心也很简单,就是希望把好的企业留在国内,把制造留在国内,把岗位留在国内。

到现在来看,希音的种种行为表明,其一边吃着中国政策给予的红利,却依然想着把供应链都做到海外。这点,看上去并不厚道。

实际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重新调整小额免税的政策。比如,这次关税战的挑起者特朗普就宣布,从5月份开始,就会取消“800美元免税包裹待遇”,可谓是直击希音的七寸。

其实应该早就料到,对没有根的希音来讲,他们的模式都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旦政策调整,开始收税,对希音的影响都是致命的。

反观国内,消费市场巨大,营商环境和政策一直很稳定,配套的基础设施也很完善。这么多年下来,希音似乎都没有看中国市场一眼。大部分的电商平台,在国内都具备成熟的本土运营经验和扎实的供应链。近两年,也有很多企业回到离本土更近的港股上市,这都是对国内市场的肯定。

现在的希音,显然处在一种难以扎根的尴尬处境之中。被迫流亡到偏远的英国证券市场,也只是无奈之举,身处一个资金流动不活跃的市场,只会被更快的遗忘。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42:48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