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9:18:21
押注AI巨亏近16亿元 昆仑万维“暴雷”了
发布日期:2025-04-27 09:48:09  稿源:数智研究社

追风口多年的昆仑万维,竟然沉下心来要"AII in AGI和AIGC"十年。倾尽全力投入15.4亿元的研发费用,却换来上市十年来首份亏损的年报。是AI的商业化难,还是昆仑万维真就适合追风口赚钱潇洒?

632C7cEiG_s31MMcsQ74Ea88QizGmQK7.png

对标ChatGPT的“AI明星”昆仑万维,在高额研发投入和投资失利的双重暴击下,交出了上市以来最惨的年报。

数据显示,昆仑万维2024年实现营收56.62亿元,同比增长15.2%;归母净亏损15.95亿元,同比暴跌226.8%。

“暴雷”的业绩背后,昆仑万维主营业务游戏已彻底被边缘化,收入占比不到一成。占近四成的广告业务营收增速明显放缓。而“AII in AGI与AIGC”战略后多点开花布局的AI大模型、搜索、短剧、社交、音乐,商业化至今仍指望不上。再加上AI大牛颜水成的仓促离职,更是给公司的AI布局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

作为热衷追风的投资捕手,昆仑万维却让投资者失去信心。整个2024年,昆仑万维股东户数减少了28245户。

交出史上最惨年报

昆仑万维交出了上市十年以来首份亏损的年报。

2024年,昆仑万维累计亏损15.95亿元,同比大降226.74%。“数智研究社”了解,自2015年登陆资本市场至2023年,昆仑万维还没有亏损过,且仅有2021年、2022年交出过“负增长”的年报。

对于此份亏损的业绩报,昆仑万维将其归因于增大研发投入及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导致投资相关损失两个方面。

昆仑万维称,为巩固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研发投入大增了59.5%至15.4亿元。这一战略性投入为长期技术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只是短期内显著推高运营成本,影响了利润表现。

据“数智研究社”了解,在2023年初大洋彼岸OpenAI“一声炮响”后,昆仑万维即押注“All in AGI和AIGC”的核心战略,并将其作为未来十年的战略目标。

很快,昆仑万维便在4月发布自研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天工1.0”。2024年财报中,昆仑万维也表示该大模型系“自主研发”。但据“数智研究社”了解,天工1.0并非昆仑万维完全自研,而是与北京奇点智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奇点智源”)联合开发的。

到6月,昆仑万维直接斥资11.45亿元全资收购了奇点智源。要知道,在收购前奇点智源是一家负债近0.4亿元,总资产仅有456万元的公司。要不是其实控人王立伟曾任昆仑万维总经理有关,奇点智源可能不值这个价。

整个2023年,昆仑万维投入研发费用9.68亿元,相较2022年的6.90亿元增长了40.16%。2024年,昆仑万维研发投入继续增长59.5%至15.4亿元,创出了历史新高。

在“AII in AGI和AIGC”战略后,昆仑万维的研发投入确实出现了猛增。但也直接带崩了业绩。分季度看,从2023年一季度至2024年四季度,昆仑万维仅有2023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154.02%报9.30亿元,“力挽狂澜”帮助昆仑万维实现9.15%的归母净利润增长。而2024年四个季度,昆仑万维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88.38%、-238.04%、-695.85%和-204.11%,全部收负,堪比“暴雷”。

除了研发投入大增侵蚀利润外,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导致的投资相关损失也达到8.2亿元。

不过据“数智研究社”发现,在2024年三季报中,昆仑万维提及,“公司投资组合中爱奇艺等标的股价大幅下滑,对公司利润表造成不利影响。”而在2024年年报中,昆仑万维谈及投资业务时表示“取得良好成效”,但并未提及爱奇艺等具体标的的亏损额。

在交出这样一份堪比“暴雷”的业绩后,昆仑万维声称,“公司当前不存在重大风险。”

除了亏损15.95亿元外,昆仑万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8.85亿元降至2.90亿元,降幅超过了67%。

业务全面“塌方”背后

在财报中,昆仑万维表示亏损并非核心业务的恶化。

但据“数智研究社”了解,昆仑万维在2024年的各项业务表现,其实一言难尽。

其中,广告业务是昆仑万维营收的大头。截至2024年末,广告业务以21.45亿元的营收成为昆仑万维业务的大头,占比为37.89%。作为对比,2023年昆仑万维广告业务实现收入16.53亿元,占比33.63%。看似广告业务营收规模在扩大、占比在提升,但其营收增速却出现了放缓趋势。

而2015年昆仑万维上市时的主营业务游戏,则免不了继续被边缘化的命运。“数智研究社”发现,从2020年至2024年,昆仑万维的游戏业务营收从12亿元降至4.4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也从43.79%降至7.85%。7.85%的比例,仅高于AI软件技术业务、短剧平台业务、闲徕社交娱乐平台业务和其他业务的营收占比。

AI软件技术业务和短剧平台业务,是首次计入年报中的。不过,截至2024年末,上述两大业务的营收、占总营收比例极低。如AI软件技术业务实现营收0.39亿元,占营收比重为0.68%;短剧平台业务实现营收1.68亿元,占比2.96%。

如此低的营收占比,目前来看难堪大用。只是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砸进去,推出一堆产品如天工大模型3.0和天工大模型4.0,天工AI搜索高级模式、AI短剧平台、AI通用视频以及工具平台、SkyMusic.AI、天工音乐、AI音乐创作与分发平台Yinfeng和Mureka等……并在财报中赋予其“对昆仑万维未来拓展AI生态奠定基础、为公司开辟新增长曲线、推动AI技术的重大突破”的历史使命等一堆华丽辞藻的背后,如此业绩,实难服众。

除了上述业务外,昆仑万维还有Opera搜索业务、海外社交网络业务等。如此之多的业务线,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没有核心业务。也正应了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方汉在2024年10月公开说的那句,“昆仑万维更多的是在多方向尝试,快速尝试,fast fail,快速转变方向。”

也确实如方汉所说,昆仑万维一直在“快速转变方向”。2021年,元宇宙概念火爆,昆仑万维便在年报中大笔墨书写元宇宙平台。2022年,碳中和概念火了,昆仑万维又以5000万元入股了一家成立仅一个月的创业公司。

在市场习惯昆仑万维追风口时,其又推出“AII in AGI和AIGC”战略,并将其定为下一个十年的核心目标。既然要做十年,那2024年年报中提及要在2027年开始AI大模型业务将实现盈利的描述,就显得略微可信了。

只是,昆仑万维的“AII in AGI和AIGC”,能不能做十年,却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与此同时,在商业化压力下,昆仑万维从360高薪聘请的AI大牛颜水成,履职仅14个月便卸任研究院院长,留下了技术路线动荡的烂摊子。

资本市场上,昆仑万维的股东户数也在2024年净减少了2.82万户,投资者也对这家爱追风口的“AI赌徒”失去信心。

展望未来,昆仑万维被一堆问题困扰着:“AII in AGI和AIGC”的战略能走多远?AI大模型到底何时盈利?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还能不能跟上?商业化如何推进……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9:18:21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