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人类种群可能需要至少每名妇女生育2.7个孩子才能可靠地避免长期灭绝,这一水平远高于通常引用的2.1的更替水平。这项研究由日本静冈大学的岡部拓也领导。
虽然2.1的生育率通常被认为足以维持人口规模,但这一标准估计并未考虑几个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个体生育子女数量的随机波动、死亡率、性别比例,以及一些成年人可能永远无法生育的可能性。在人口规模较小的群体中,这些随机波动可能导致整个家族的断绝。
为了探究这种人口随机性的长期后果,研究人员开发了模拟跨代人口动态的数学模型。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更高的生育率对于缓冲这些固有的不确定性并确保人口长期生存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由于出生数量的随机波动,每名妇女至少需要生育2.7个孩子才能可靠地避免最终的灭绝——尤其是在种群规模较小的情况下。然而,偏向女性的出生率,即女性出生数量多于男性,可以降低灭绝风险,帮助更多谱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生存。
这一见解或许有助于解释一个长期观察到的进化现象:在战争、饥荒或环境破坏等恶劣条件下,雌性往往比雄性出生得更多。这也表明,虽然大型发达种群不会很快灭绝,但大多数家族谱系最终都会消失。
与新提出的每名妇女生育2.7个孩子的可持续性门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生育率几十年来一直在稳步下降。据联合国统计,2024年全球平均生育率约为2.3,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降至2.1以下。
作者得出结论,真正的人口可持续性——以及语言、文化传统和多元家族谱系的可持续性——需要重新思考传统的生育目标。他们指出,这些发现也对设定目标生育率的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黛安·卡梅利萨·N·夸雷斯玛补充道:“考虑到生育率、死亡率和性别比的随机性,高于标准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对于确保人口的可持续性是必要的。”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