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的写作质量尚未达到真实学生的水平。在发表于《书面交流》杂志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145名学生撰写的论文与ChatGPT生成的论文进行了比较。虽然人工智能撰写的论文总体结构合理、语法正确,但它们缺少一个关键要素:人类视角。缺乏个人洞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批判性思维,使得它们与真正的学生作品截然不同。
随着人工智能工具功能日益强大,该研究强调了在教育领域提升批判素养和伦理意识的必要性。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识别机器生成的内容,从而帮助解决全球中小学、学院和大学的学术不诚实问题。
东英吉利大学教育与终身学习学院的肯·海兰德教授表示:“自公开发布以来,ChatGPT 就引起了教师们的极大担忧,他们担心学生会用它来写作业。
人们担心,ChatGPT 和其他 AI 写作工具可能会助长作弊行为,并可能削弱核心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鉴于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够可靠检测 AI 创作文本的工具,这种情况尤其令人担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想看看人工智能能多接近地模仿人类的论文写作,特别是关注作家如何与读者互动。”
研究小组分析了 145 篇由真实大学生撰写的论文和另外 145 篇由 ChatGPT 生成的论文。
参与度方面的主要差异
海兰德教授表示:“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所谓的‘参与度标记’,比如问题和个人评论。”
“我们发现,真实学生撰写的文章始终体现出丰富的参与策略,使其更具互动性和说服力。它们充满了反问句、个人旁白以及对读者的直接呼吁——所有这些技巧都增强了清晰度、联系性,并产生了强有力的论据。”
另一方面,ChatGPT 的文章虽然语言流畅,但缺乏人情味。AI 文章模仿了学术写作惯例,但却无法在文本中注入个人风格,也无法清晰地表达立场。
他们倾向于回避问题,个人评论也很少。总的来说,他们的发言缺乏吸引力,缺乏说服力,而且对某个话题缺乏强有力的观点。
他补充道:“这反映了其训练数据和统计学习方法的本质,即优先考虑连贯性而不是对话的细微差别。”
尽管存在缺陷,但该研究并没有否定人工智能在课堂上的作用。相反,研究人员表示,像 ChatGPT 这样的工具应该用作教学辅助工具,而不是捷径。
海兰德教授补充道:“当学生来到学校、学院或大学时,我们不仅教他们如何写作,还教他们如何思考——这是任何算法都无法复制的。”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