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人类成功扭转气候变化,将地球温度降至 1.5°C 的目标,世界各地的冰川也已经走上了持续数百年融化的道路。新的预测显示,即使气温暂时超过这一上限(哪怕只高出3摄氏度),也会导致严重且不可逆转的冰川消融。从阿尔卑斯山脉到安第斯山脉,冰川将大幅减少,加剧长期海平面上升,并扰乱社区重要的供水。
即使气温暂时上升至 3°C,也会造成大规模、持久的冰川消融——比从未突破 1.5°C 的限制高出 16%——从而改变未来几个世纪的海平面和淡水供应。
全球冰川危机:难以快速恢复
新的研究表明,即使我们设法将全球气温从超过 1.5°C 的目标降至 1.5°C,世界各地的山地冰川也可能陷入数个世纪的衰退。
这项研究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科学家牵头,首次模拟了截至2500年全球冰川的变化。研究重点是“气候超调”情景,即地球暂时升温远超1.5°C的目标,达到3°C,然后最终再次降温。
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冰川冰山的残骸。图片来源:Fabien Maussion
气候超调的后果
研究结果于 5 月 19 日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表明与从未超过 1.5°C 阈值的世界相比,即使短暂超过该阈值,也可能导致冰川总质量损失高达 16%。
布里斯托大学极地环境变化副教授、论文合著者法比安·莫森博士表示,这些结果是一个明确的警告。“当前的气候政策正将地球推向接近3摄氏度的轨道。显然,这样的世界对冰川的影响远比维持1.5摄氏度的限制要严重得多,”他解释道。
我们的目标是探究地球再次降温后冰川是否能够恢复。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在我们有生之年,或者我们子孙后代有生之年,冰川还会再生吗?遗憾的是,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冰川不会再生。
创纪录的高温和3°C的轨迹
全球气温上升表明,全球气温极有可能超过十年前通过的《巴黎协定》的限值。例如,去年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也是第一个超过1.5摄氏度的历年。
气候科学家评估了未来冰川演变的强超调情景,即全球气温继续上升,到2150年左右达到3.0°C,然后到2300年回落至1.5°C并趋于稳定。该情景反映了延迟的净零未来,其中碳捕获等负排放技术只有在超过关键变暖阈值后才会部署。
冰岛朗格冰川。图片来源:Lilian Schuster
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质量损失
研究结果表明,冰川的状况将远比气温稳定在1.5摄氏度且不会超过正常范围时糟糕得多。到2200年,冰川质量将再减少16%,到2500年,还将再减少11% 。此外,即使在1.5摄氏度升温的情况下,冰川质量也已经会融化35%。这些额外的融水最终流入海洋,导致海平面进一步上升。
这项研究采用了布里斯托大学及其合作机构开发的先进开源模型,该模型模拟了除两大极地冰盖之外全球所有冰川过去和未来的变化。该模型还结合了瑞士伯尔尼大学制作的全新全球气候预测。
对山地冰川的长期影响
因斯布鲁克大学研究员、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莉莲·舒斯特博士表示:“我们的模型显示,大型极地冰川需要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才能从3摄氏度的超调中恢复。对于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和热带安第斯山脉等较小的冰川,未来几代人还无法看到恢复,但到2500年是有可能的。”
这些山区的冰川融水对下游社区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旱季。冰川融化时,会暂时释放更多水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冰川“峰值水量”。
舒斯特博士补充道:“如果冰川再生,它们会再次以冰的形式储存水——这意味着流向下游的水量减少。我们将这种效应称为‘低谷水位’,与‘峰值水位’相对。我们发现,我们研究的盆地中大约有一半将在2100年后经历某种形式的低谷水位。现在判断这将产生多大影响还为时过早,但我们的研究是朝着理解气候超调对冰川补给水系统和海平面上升造成的诸多复杂后果迈出的第一步。”
这项研究是欧盟资助的PROVIDE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调查气候超调对世界各地关键行业的影响。
不可逆转的变革和行动呼吁
莫森博士表示:“即使气温一度超过1.5摄氏度,也会导致冰川消融数个世纪。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使气温随后恢复到更安全的水平,大部分损害也无法轻易消除。我们拖延减排的时间越长,给子孙后代带来的不可逆转的负担就越重。”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