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整体停滞,但苹果凭借智能定价、补贴和广泛的iPhone 16产品线实现了逆势增长。2025 年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实现了高个位数增长。得益于促销活动以及对 iPhone 16 Pro 和 iPhone Pro Max 机型的需求,销量出现罕见的增长。
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称,尽管整体市场增长温和,但苹果 5 月份的降价提振了业绩。预计 2025 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将同比小幅增长。
华为领跑各大品牌,预计将在本季度占据榜首。618购物节期间的消费持平,但由于国家补贴计划,5月份的销售额有所改善。
苹果的业绩也反映了这种模式。购物季期间,三款iPhone机型跻身畅销榜前半段。分析师警告称,如果计划中的补贴削减措施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2025年下半年的增长可能会放缓。
各种 iPhone 型号的影响
苹果还受益于 2025 年初发布的iPhone 16e。这款低成本机型帮助苹果在中国竞争激烈的中端市场吸引了更多注重预算的买家。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各厂商)。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iPhone 16e 扩大了苹果的高端用户群体,并提升了整体销量。与 iPhone 16 Pro 和 iPhone 16 Pro Max 相结合,它在各个价位段都取得了强劲的业绩。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对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高端商品的支出更加谨慎。
在这种环境下,补贴和促销已成为维持销售的重要手段。品牌面临着向犹豫不决的买家证明价格合理的压力。
对苹果的长期影响
苹果在中国面临激烈竞争。华为在前几年因制裁导致销量下滑后,正在重新夺回市场份额。小米、Oppo 和 Vivo 则以激进的定价和先进的功能瞄准价格敏感型客户。
在关键销售时段,苹果必须保持其高端形象,同时在价格上展开竞争。该公司在618节前下调了iPhone 16的价格。此举鼓励买家在竞争对手推出折扣之前升级手机。
尽管6月份的节日销售业绩与去年同期持平,但这一策略仍然提振了5月份的销量。苹果选择在这个时候推出这一策略,表明其对中国市场促销活动的了解。
2025年618活动期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中国政府补贴支撑了需求。这些计划旨在刺激消费支出并促进本地生产。
分析人士警告称,2025年晚些时候这些补贴的减少可能会暴露出潜在需求的疲软。如果没有激励措施,市场增长可能会放缓甚至逆转。
苹果第二季度强劲的业绩证明了其在中国高端市场的稳固地位。但能否保持这一成功并非板上钉钉。竞争对手正在缩小硬件差距,同时降低价格。
在小城市的增长取决于能否触达更多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苹果需要在高端品牌和更广泛的市场吸引力之间取得平衡。
历史比较和供应链
苹果目前的势头是在经历了多年的市场波动之后才得以实现的。疫情扰乱了供应链,削弱了需求。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了不确定性。
该公司过去曾通过本地化生产和根据中国消费者偏好调整营销策略而复苏。市场依然难以预测,监管风险和地缘政治压力依然存在。
苹果公司扩大了本地制造规模,以降低进口成本并缓解监管方面的担忧。该公司还扩大了在中国的零售业务。这些投资有助于在消费者口味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建立品牌忠诚度并提升服务质量。
苹果第二季度的业绩展现了其在中国市场的韧性。随着补贴减少、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的消费更加谨慎,苹果需要不断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