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18:14
不只H20?黄仁勋:希望对华销售更好的芯片
发布日期:2025-07-17 08:19:52  稿源:网易科技

7月17日消息,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已是第三次访问中国。在参加第三届链博会期间,他不仅在多个场合高度评价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还与中方高层进行了密切交流。对此,外国主流媒体普遍认为,黄仁勋此举是在中美AI竞赛中寻求平衡,并试图推动英伟达的全球业务持续增长。

《华尔街日报》:受到“明星般”欢迎,黄仁勋盛赞中国科技创新

作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芯片巨头的掌门人,黄仁勋再次访华引起了全球关注。此次访问,他在多个场合盛赞中国取得的科技创新成就,并与当地的科技领袖和企业家们进行了深度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黄仁勋特意穿上了唐装,并用中英文双语致辞,表达了对中国科技进步的高度赞扬。他在演讲中说道:“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堪称一个现代奇迹,正是无数科研人员、开发者和企业家的共同努力,推动着中国创新的飞速发展。”

在谈到中国电动汽车时,黄仁勋也毫不吝啬赞美之词。他表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是世界上最好的。”并透露,他与小米等中国车企高管有过会面,还称小米是一家“奇迹公司”,虽然该公司去年才进入汽车制造行业,但其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对于是否会购买小米汽车的问题,黄仁勋幽默回应道:“可惜在美国买不到,这是我们的损失。”

除了电动汽车,黄仁勋还特别提到,中国在智能手机支付的普及程度上远远领先于美国,后者至今仍然有大量使用现金的情况。他盛赞道:“你们的技术普及度世界领先。”

在中美经贸关系出现缓和迹象的背景下,黄仁勋的到访备受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黄仁勋抵达北京前一天,特朗普政府刚刚批准英伟达恢复向中国客户销售高端AI芯片。这一政策决定是中美贸易休战协议的一部分,作为回应,中国承诺加快稀土出口审批。

在媒体见面会上,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中美科技竞争时,黄仁勋巧妙回应道:“每个家里总有能容纳两个人的空间,不是吗?”

这一回应被认为是黄仁勋在维护中国市场利益的同时,又避免触及美国的政治红线。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全球AI芯片的领军企业,英伟达在中美科技博弈中的角色十分微妙,而黄仁勋的“科技外交”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年内一个持续关注的焦点。

CNBC:黄仁勋希望向中国销售更先进的芯片

在一场媒体见面会上,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希望能够向中国市场销售更先进的芯片,而不仅限于目前已恢复销售的H20。他强调,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英伟达有信心在未来推出比现有产品更强大的半导体技术,从而推动其在中国市场的增长。

黄仁勋在会上表示:“技术总是不断进步的……今天的Hopper架构非常出色,但几年后我们将会有更好、更先进的技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英伟达能够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也将越来越先进,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他提到的Hopper架构是英伟达的一项核心技术,而H20芯片正是基于这一架构开发的。

英伟达的战略一直深受美中贸易及技术关系的影响。由于美国政府实施的几轮出口限制,英伟达一直不得不限制其最先进芯片在中国的销售。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英伟达专门开发了符合美国出口限制的产品,例如H20。

然而,出口限制对英伟达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今年5月,英伟达宣布对未售出的H20库存进行了45亿美元的减记,并表示如果没有出口限制,上一财季的销售额本有可能增加25亿美元。

黄仁勋一直在两难境地中寻找平衡。一方面,他公开支持美国政府将芯片制造业带回本土的努力;另一方面,他也在积极游说美国政府放宽对中国的出口限制。他曾表示,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可能会达到500亿美元,如果美国公司不能参与其中,这将是“一场巨大的损失”。

此外,黄仁勋指出,如果美国公司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华为等中国本土企业可能会填补这一空白,完全覆盖中国市场。

尽管英伟达已经提出了推出更先进芯片的计划,但目前尚不清楚美国政府是否会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公司销售这些更先进的产品。但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暗示,政府可能会继续允许向中国销售芯片,以确保中国市场的公司能够依赖美国的技术,这也有助于保持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

《纽约时报》:黄仁勋全力在中美AI竞赛中寻求平衡

黄仁勋正在全力以赴,在美国与中国日益激烈的AI竞赛中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

随着特朗普政府本周解除对部分AI芯片的出口限制,英伟达终于重新获得了向中国销售这些先进芯片的许可。这一政策变动对英伟达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胜利,但黄仁勋并未将这一变化归功于自己。相反,他在媒体见面会上淡化了自己在推动特朗普政府改变立场方面的作用。

他表示:“我认为我并没有改变他的想法。我的工作是向总统传达我非常了解的内容,也就是技术行业、人工智能,以及全球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

黄仁勋的谦逊显露出他在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所需的微妙平衡,因为这两国在争夺人工智能主导地位的竞赛中,彼此竞争日益激烈。此前,美国三任总统曾试图通过切断向中国提供先进芯片的途径来限制中国的AI能力,包括对英伟达的销售限制。

与此同时,中国在推动AI产业自给自足方面也在加紧步伐,这类似于其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板领域的策略。中国政府支持本土企业自主研发AI技术,华为等中国科技公司也在努力开发替代英伟达产品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新闻发布会上,黄仁勋强调了两国之间的合作潜力。他指出:“中国拥有世界一半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且市场庞大。美国的科技公司必须在中国开展业务,以保持全球竞争力。因为,技术领导力需要大市场。”

他还直言不讳地批评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他认为,这种政策实际上促进了中国科技公司,尤其是英伟达的竞争对手的快速崛起。黄仁勋曾公开表示,出口管制是“失败的”,并且加剧了全球科技市场的分裂。然而,他也承认,考虑到国家安全因素,出口管制政策不太可能完全消失。

彭博社:中国市场对英伟达至关重要

黄仁勋在国际供应链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他预计美国将很快批准首批出口H20人工智能芯片至中国的许可证,这将正式允许公司恢复向这个全球顶级半导体市场销售其备受瞩目的芯片。

尽管美国政府尚未正式批准出口许可证,黄仁勋透露,相关官员已经向英伟达保证,将迅速处理出口许可事宜。他指出,英伟达目前有大量待处理的订单,并重申公司希望尽快将H20芯片运送到中国。

不过,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将批准多少个许可证,以及这些许可证是仅适用于英伟达的现有库存,还是会包括新生产的H20芯片订单。

作为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市场,中国依然是英伟达及多家美国芯片制造商的关键市场。由于美国的出口限制,英伟达被迫注销了数十亿美元的芯片库存。黄仁勋表示,英伟达正在努力弥补这些损失,并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此外,其他AI芯片制造商,如AMD,也迅速跟进,发布了类似的声明。知情人士透露,尽管美国政府已经开始批准出口许可,但英伟达和AMD仍然不确定新批准的许可证将覆盖多少芯片,或者这些许可证的有效期会持续多久。

《金融时报》:政策逆转将提高英伟达盈利能力

黄仁勋在中国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随着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英伟达将“加速恢复”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并已准备好恢复向中国市场供应一款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关键AI处理器H20。

分析公司Bernstein的资深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Stacy Rasgon)指出,美国政策的转变将使“英伟达能够在中国竞争,并保留其生态系统优势”。他表示,这一政策逆转将推动英伟达的盈利能力,并且预计这一影响将持续到明年。

拉斯贡补充道:“黄仁勋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培养与特朗普及其内阁成员的关系,并明确阐述了维持禁令的风险。”这番言论反映出黄仁勋在复杂的中美博弈中所作的努力,他不仅关注公司的技术发展,也密切留意国际政治和政策变化对英伟达的影响。

尽管H20芯片的性能被限制,且面临来自本地竞争者的压力,但由于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仍然对英伟达的CUDA软件具有高度依赖,且它们亟需应对日益增长的AI工作负载需求,因此预计这些公司仍会成为英伟达的积极客户。

Jefferies的分析师Thomas Chong表示,放宽出口限制将带来“市场情绪的改善”,并指出,像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等大型中国企业将加速采购AI芯片,以满足各行业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他表示:“各行各业的客户都在采纳AI,不仅是互联网、金融科技、教育和电动汽车等行业,制造业等需要迁移到云端的行业也在加速采用AI。”

英伟达的崛起证明了其在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核心地位。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英伟达将继续在全球半导体和AI芯片领域占据重要位置。这一政策转变为英伟达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助力其在全球范围内保持竞争优势。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18:14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