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1:33:35
日本首次发现晚三叠世鱼龙化石
发布日期:2025-07-24 07:08:15  稿源:cnBeta.COM

研究人员确认,在冈山县高桥市发现的鱼龙化石是日本西部地区首次发现的鱼龙化石。该化石埋藏于晚三叠世(约2.2亿年前)的岩石中,是冈山理科大学等机构共同研究确认的。

加藤教授在高桥市政厅仔细观察鱼龙化石。图片来源:冈山理科大学

6月29日,日本古生物学会年会于北海道大学举行,恐龙古生物学系加藤隆文教授在会上正式宣布了这一发现。这是日本首次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发现鱼龙化石。专门研究鱼龙的古生物学家强调了此类化石的稀有性,称这一时期的标本“在世界范围内极为罕见”。

这块化石被包裹在一块宽59厘米、深34.5厘米、高26厘米的泥质砂岩中。多年来,这块岩石一直在高桥市成羽美术馆展出,人们认为它是圆形髻蛤(Monotis)的化石,圆形髻蛤通常被用作晚三叠世的标志化石。博物馆记录显示,这块岩石早在1994年美术馆翻修之前就已是馆藏的一部分,并且来自高桥市。

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7月26日,当时加藤教授正在为初中和高中学生开展一个实践教育项目。在博物馆的化石展厅演讲时,他和长期合作的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的汤川弘和博士仔细观察了这块岩石。就在那时,他们发现了一块嵌在石头里的大骨头碎片。“等等——那是骨头!”加藤惊呼道。更仔细的检查揭示了它多孔的海绵状内部,周围包裹着一层薄薄的致密骨——这是适应海洋生活的爬行动物的典型解剖特征。凭借古生物学的背景,加藤立刻意识到了这块化石的潜在意义。

为了探究其中究竟有多少化石物质,研究团队从岩石上切下一块14厘米厚的石板,并在福井大学医学院使用CT扫描仪进行检查。他们确认其中有21块骨骼碎片,包括肋骨、椎骨和肩胛骨。分析揭示了四个明显的特征:

椎骨很薄,具有独特的沙漏形状。

每个椎骨都有两个肋骨关节面。

肋条有刘海,横截面呈葫芦形。

肩胛骨细长,中部收缩。

这些特征使研究小组得出结论,该化石属于鱼龙。

到目前为止,日本发现的所有鱼龙化石,包括早三叠世的Utatsu Gyoryu( Utatsusaurus )、中三叠世的Kudanohama Gyoryu( Mixosaurus )和早侏罗世的Hosoura Gyoru( Leptopterygius)都是在宫城县南三陆町发现的。

从左至右:汤川弘一博士、加藤隆文教授和馆长碇京子正在研究三叠纪含化石岩石,正是这块岩石促成了日本首例西日本鱼龙化石的发现。图片来源:冈山理科大学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鱼龙研究权威Ryosuke Motani博士在评论这一发现时表示:“诺利阶代表了鱼龙进化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当时远洋物种几乎完全由其沿海祖先进化而来。然而,这一时期的鱼龙化石在全球范围内极为罕见,保存完好的样本仅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发现。如今在日本发现的这一事实表明,这些先进的鱼龙可能能够穿越比今天的太平洋还要广阔的泛大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诺利阶是晚三叠世的一个阶段,大约发生在2.27亿年前至2.06亿年前。当时,泛大洋是环绕超大陆盘古大陆的巨大全球性海洋。

学术报告会前,高梁市政府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出席者包括市长石田芳雄、加藤教授、汤川博士以及成羽美术馆馆长碇京子。石田市长对这一发现充满期待,他表示:“我们希望后续研究能够取得更多成果。我们认为这一发现是促进地区振兴和激发公众兴趣的契机。”

加藤教授强调了博物馆在保存当地标本和作为教育资源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此次发现得益于成羽美术馆一直以来对当地资料的维护和管理,以及它作为一个教育平台的作用,”他指出。谈到化石本身,他补充道:“肩胛骨的形状尤其引人注目。它可能表明它拥有很强的游泳能力,尽管还需要进一步的详细分析。无论如何,这块化石将成为理解鱼龙进化的宝贵线索。”

回想起发现的那一刻,他分享道:“我养成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岩石和化石的习惯,总是在思考,‘这里还有更多东西吗?’40多年来,我第一次偶然发现这样的东西。那真是一个难忘的时刻。”

这块鱼龙化石计划在暑假期间在成羽美术馆展出约一个月。它有望成为一项宝贵的教育工具,帮助孩子们了解地球的悠久历史和当地文化遗产。

编译自/scitechdaily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1:33:35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