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台式机,笔记本,还是手机,我们会发现里面的CPU都是方形(矩形)的,而且毫无例外的是,显卡的核心,内存的颗粒,SSD的闪存颗粒也都是方形的,那为什么大家都这么默契选择了方形,而不是三角形或者六边形呢?
目前主流的芯片都是从晶圆而来的,硅原子会围绕籽晶有序排列,最终形成近乎完美的圆柱体,切割后便成为圆形晶圆。晶圆上布满了数个相同的芯片(Die),这些芯片必须通过切割与晶圆分离。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晶圆,在切割的时候就要用能够铺满晶圆的图形,那么类似于圆形,正五边形这样的图形会有很大的浪费,对于成本高昂的硅晶圆而言是无法接受的,于是就被排除掉了,剩下的图形就是矩形,三角形和正六边形。
切割工艺包括机械切片和激光切片,原理和用玻璃刀切割玻璃类似,所以需要一刀到底,即使是激光切片,为了避免晶圆断裂,也要尽量保持直线切割,所以正六边形也不可取。
那如果有财大气粗的客户想要圆形,甚至桃心形的CPU,不在乎良品率,那是不是就能摆脱方形了呢?
这就涉及到了芯片的内部设计。方形设计使得电路设计师可以采用正交布线策略,即水平与垂直走向的导线交替排列在不同金属层中,这种结构不仅简化了设计自动化工具的工作,还优化了信号传输路径。
此外,CPU在工作时,需要精确地同步时钟信号,而方形的设计简化了时钟分布网络的设计,降低了不同区域间的时序偏差,可以确保时序一致性,所以方形的CPU设计几乎就是必然了。
这里有必要再说一句,我们看到的台式机CPU并不是核心,而是CPU的封装,除了保护CPU核心之外,还可以起到屏蔽外部信号的干扰,阻挡环境对芯片腐蚀的作用,同时便于运输和安装。
而CPU的封装采用方形,和内部的电路设计有关,方形不仅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布设电路,也可以更方便地设置针脚,现在的CPU针脚已经超过了1000个,如果采用其他形状,主板这里的布线又要麻烦很多,所以方形就成了最为常见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