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27:57
NASA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NISAR卫星已经展开其破纪录的雷达天线
发布日期:2025-08-17 21:07:39  稿源:cnBeta.COM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 NISAR 卫星已经展开其破纪录的雷达天线,为全球监测冰、森林和自然灾害铺平了道路。其先进的双雷达系统将捕捉到地球变化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细节,即使透过云层和植被。

NISAR(NASA-ISRO 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上直径 39 英尺(12 米)的大型鼓形天线反射器已成功在低地球轨道打开。在部署之前,反射器像雨伞一样折叠起来,等待 30 英尺(9 米)长的支撑臂伸展并锁定到位。

该任务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于7月30日从位于印度东南海岸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将观测一系列地球过程。NISAR将监测冰盖和冰川的移动,探测地震、火山和山体滑坡引起的地表变形,并追踪森林和湿地的细微变化,精度可达几分之一英寸。除了研究之外,这些数据还将为灾害响应、基础设施管理和农业等领域的决策者提供宝贵的指导。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 NISAR 任务团队成员与印度同事合作,于 2025 年 8 月 15 日部署了卫星的雷达天线反射器。该反射器直径约 39 英尺(12 米),用于将 NISAR 两台雷达发射的微波脉冲导向地球,并接收返回信号。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

“NISAR反射器的成功部署标志着该卫星能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NASA华盛顿总部地球科学部主任卡伦·圣日耳曼(Karen St. Germain)表示。“从创新技术到研究建模,再到提供科学信息以辅助决策,NISAR即将收集的数据将对全球社区和利益相关者如何改善基础设施、预防和恢复自然灾害以及维护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NISAR 也代表着雷达技术的一次飞跃。这是首次一颗卫星搭载两种合成孔径雷达 (SAR)。L 波段系统可以穿透云层和茂密的森林冠层,而 S 波段系统也能穿透云层,但对较轻的植被和积雪水分尤其敏感。新部署的反射器对这两种仪器都至关重要,因此其成功开启对于此次任务而言至关重要。

“这是NASA任务有史以来部署的最大天线反射器,我们当然渴望看到部署顺利进行。它是NISAR地球科学任务的关键组成部分,历经数年设计、开发和测试,才为这一重要时刻做好准备,”NASA南加州喷气推进实验室的NISAR项目经理菲尔·巴雷拉说道。该实验室负责管理NISAR任务的美国部分,并为NISAR提供了两套雷达系统之一。“现在我们已经发射,正专注于对其进行微调,以便在今年秋末开始提供具有变革意义的科学成果。”

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NISAR团队成员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印度设施的同事一起部署了卫星的雷达天线反射器。如右图所示,反射器在37分钟内从收起状态下的2英尺(0.6米)直径展开至其实际尺寸39英尺(12米)。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

该反射器重约142磅(64公斤),采用圆柱形框架,由123根复合材料支柱和镀金金属丝网组成。8月9日,卫星的吊杆(原本紧贴主体)开始逐个展开,大约四天后完全展开。反射器组件安装在吊杆末端。

随后,在8月15日,固定反射器组件的小型爆炸螺栓被点火,使天线开始一个被称为“展开”的过程——通过释放其柔性框架中储存的张力,使其像雨伞一样展开。随后,电机和电缆启动,将天线拉到最终的锁定位置。

为了将地球表面的图像精确到约 30 英尺(10 米)宽的像素,反射器的直径设计得与一辆校车的长度相当。NISAR 的反射器利用 SAR 处理技术模拟了传统的雷达天线,而对于该任务的 L 波段仪器来说,要达到相同的分辨率,传统的雷达天线必须长达 12 英里(19 公里)。

“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相机的镜头,它聚焦光线形成清晰的图像。镜头的大小(称为孔径)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NISAR 在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项目科学家保罗·罗森说道。“如果没有合成孔径雷达,星载雷达虽然可以生成数据,但分辨率太粗糙,无法使用。有了合成孔径雷达,NISAR 将能够生成高分辨率图像。NISAR 使用特殊的干涉技术比较不同时间的图像,使研究人员和数据用户能够创建地球表面变化的 3D 影像。”

NISAR卫星是JPL数十年太空雷达研发的巅峰之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JPL管理着第一颗地球观测SAR卫星Seasat(于1978年发射),以及Magellan(于20世纪90年代利用SAR绘制了云层覆盖的金星表面地图)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合成孔径雷达(NISAR)任务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球观测卫星,也是美国和印度多年密切合作的成果。NISAR由印度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是两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联合地球科学项目,旨在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监测地球动态系统。

NISAR 的核心是两套先进的雷达系统——NASA 的 L 波段 SAR 和 ISRO 的 S 波段 SAR——它们协同工作,用于追踪冰盖运动、地震和火山引起的陆地变形以及生态系统的细微变化。该航天器本身由 ISRO 的 UR Rao 卫星中心建造,S 波段雷达由 ISRO 的空间应用中心提供。由加州理工学院管理的 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 则提供了 L 波段雷达、天线反射器、吊杆、高速通信系统以及有效载荷数据子系统。

NISAR 的旅程并未随着发射而结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遥测、跟踪和指挥网络负责监督卫星在轨的关键部署操作,而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则负责运营近太空网络,接收卫星的科学数据。这些贡献共同彰显了该任务的合作与创新精神,为变革性科学奠定了基础,加深人类对快速变化的地球的理解。

编译自/scitechdaily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27:57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