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15:54
研究发现13岁前拥有智能手机与心理健康状况下降相关
发布日期:2025-08-26 07:03:22  稿源:快科技

一项涉及超过 100000 名参与者的全球研究发现,13 岁之前拥有智能手机与成年早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和整体幸福感较低有关。研究显示,13 岁以下的智能手机用户更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包括自杀念头,专家们确定了四个紧急优先事项。

这项研究发表在同行评审的 《人类发展与能力杂志》 上,报告称,18 岁至 24 岁之间的人如果在 12 岁或更小的时候就拥有了智能手机,那么他们更有可能产生自杀念头、攻击性增强、脱离现实、情绪控制困难以及自我价值感降低。

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这些负面结果与早期接触社交媒体以及成年后遭受网络欺凌、睡眠质量差和家庭关系紧张密切相关。

Sapien Labs 是全球最大的心理健康数据库“全球心智项目”(为本研究提供数据)背后的组织,其研究人员正在敦促立即采取措施,保障子孙后代的心理健康。

“我们的数据表明,早期拥有智能手机以及它通常带来的社交媒体访问与成年早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深刻转变有关,”主要作者、神经科学家 Tara Thiagarajan 博士说,他是 Sapien Labs 的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

这些相关性由多种因素介导,包括社交媒体使用、网络欺凌、睡眠中断以及糟糕的家庭关系,这些因素会导致成年期出现一些并非传统心理健康症状(如抑郁和焦虑)的症状,而使用标准筛查方法的研究可能会忽略这些症状。这些攻击性增强、脱离现实和自杀念头的症状,随着年轻一代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基于这些发现,考虑到全球首批智能手机用户的年龄远低于 13 岁,我们敦促政策制定者采取预防措施,类似于对酒精和烟草的监管,限制 13 岁以下儿童使用智能手机,强制进行数字素养教育,并加强企业问责。”

自21世纪初以来,智能手机改变了年轻人沟通、学习和建立自我认同的方式。与此同时,人们对人工智能驱动的社交媒体算法的担忧日益加剧,这些算法可能会传播有害内容,促进不健康的社会攀比,并干扰诸如面对面互动和充足睡眠等重要活动。

尽管大多数社交媒体平台官方要求用户年满13岁,但这项规定往往执行不力。与此同时,儿童首次拥有智能手机的年龄持续下降,许多儿童现在每天要花好几个小时在设备上。

各国限制校园手机使用的方法差异很大。近年来,法国、荷兰、意大利和新西兰已在教育场所引入了手机禁令或限制措施。虽然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证据有限,但荷兰政府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学生的注意力有所提高。在美国,纽约州最近宣布将成为美国最大的禁止校园使用智能手机的州,此前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内布拉斯加州、北达科他州、俄克拉荷马州和西弗吉尼亚州已经要求学校至少采取一些限制措施。

迄今为止,关于屏幕时间、社交媒体使用和智能手机使用的研究普遍发现其对心理健康存在负面影响,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时甚至相互矛盾。这可能部分归因于人们依赖的筛查方法忽略了关键的相关症状。

在目前的研究中,Sapien 团队使用了他们的全球心智项目的数据,并应用了心智健康商数 (MHQ),一种旨在衡量社会、情感、认知和身体健康的自我评估工具,来计算整体的“心智健康”分数。

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

  • 与早期使用智能手机最密切相关的症状包括自杀念头、攻击性增强、脱离现实的感觉,甚至出现幻觉。

  • 13岁前首次拥有智能手机的年轻人,其MHQ得分始终较低,而且首次拥有智能手机的年龄越小,得分越低。例如,13岁就拥有手机的人平均得分为30分,而5岁就拥有手机的人平均得分仅为1分。

  • 与此同时,被归类为“苦恼”或“挣扎”(定义为有五种或五种以上严重症状)的个体比例在女性中上升了9.5%,在男性中上升了7%。这种模式在不同地区、文化和语言中都一致存在,表明在一段时期内,个体的发展脆弱性有所增强。

  • 早期拥有孩子还会导致女性的自我形象、自信心和情绪恢复能力下降,而男性则表现出较低的稳定性、冷静性、自我价值感和同理心。

进一步分析表明,早期接触社交媒体可以解释儿童早期智能手机拥有量与日后心理健康之间关联的约 40%,而糟糕的家庭关系(13%)、网络欺凌(10%)和睡眠中断(12%)也发挥着重要的下游作用。

研究人员承认,  COVID-19 大流行可能放大了这些模式,但全球所有地区的这些趋势的一致性表明早期使用智能手机对发展的影响更为广泛。

虽然目前的证据尚未证明早期智能手机拥有量与后来的心理健康和幸福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是本文的一个局限性),但作者认为,潜在危害的规模太大而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

他们建议政策制定者重点关注以下四个领域:

  • 引入以数字素养和心理健康为重点的义务教育计划。

  • 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检测,并对不遵守规定的科技公司施加严厉处罚。

  • 限制访问社交媒体平台。

  • 根据年龄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制定分级限制。

“总之,这些政策建议旨在保障关键发育窗口期内的心理健康,”Thiagarajan 博士说道,他的研究专长是环境对大脑和心智的影响,并致力于理解和促进人类心智和人类系统的富有成效的进化。

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强大的政治和社会意愿、有效的执行以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但成功的先例确实存在。例如,在美国,未成年人饮酒的获取和消费受到父母、商业和企业责任的综合监管。

她最后总结道:“我们的证据表明,儿童时期拥有智能手机是进入人工智能数字环境的早期途径,但它会严重损害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对个人能动性和社会繁荣产生深远影响。

“起初,我对结果如此强劲感到惊讶。然而,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考虑到年轻人的脆弱性和缺乏社会经验,他们正在发育的心智更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这确实合情合理。”

话虽如此,我认为同样需要指出的是,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并非唯一危害心理健康和年轻人面临危机的因素。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整体心理健康状况的下降,但并非全部原因。“现在,虽然需要更多研究来揭示其中的因果机制,但不幸的是,在这些基于人群的发现面前,等待确凿的证据可能会错失及时采取预防行动的机会。”

编译自/scitechdaily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15:54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