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7:30:24
MIT研发出新型自组装材料 或发展出可回收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技术
发布日期:2025-09-07 02:14:41  稿源:cnBeta.COM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自组装电池材料,这一创新成果有望解决电动汽车(EV)电池回收难题。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化学》杂志。

该自组装材料来自芳香族两亲分子(aramid amphiphiles, AAs),其化学结构和强度与Kevlar非常类似,且可在水中自发形成纳米带状结构,显著增强材料的机械强度并提升电池安全性。

电池回收长期以来面临高能耗、复杂的化学处理和高昂成本,导致大量废弃电池被直接填埋。MIT团队的这项创新材料在投入有机溶剂(如回收流程中常用的溶剂)后,可快速溶解,极大简化了电池拆解、分离和金属提取步骤,无需高温或强酸,从而降低能耗及二次污染风险。

该材料还结合了聚乙二醇(PEG),不仅保证结构韧性,还可高效传导锂离子,为电解质提供稳定性能。然而,目前新材料在锂离子传导性能和快充等方面仍逊于已有主流电池,但研究团队计划将其作为多层电解质结构中的一环来推动实际应用。

MIT科学家表示,这一“回收优先”的设计理念,将极大推动动力电池绿色回收,利于扩大回收效率、减少环境影响,并有潜力应用于更广泛的可持续能源领域。未来,电池生产流程也有望纳入该新型材料,提高整体行业的绿色水平。

该研究获得了美国能源部与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专家认为,这一材料创新不仅推动了电池化学的前沿探索,也为未来环保回收、电动车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7:30:24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