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2:26:25
红斑狼疮研究取得新突破
发布日期:2025-09-13 20:11:47  稿源:快科技

近日,红斑狼疮研究领域迎来重大喜讯。我国科学家成功证实,人类单基因(PLD4)的缺陷可致使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一成果于9月1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为红斑狼疮的精准诊疗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红斑狼疮,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系统性红斑狼疮更是异质性极强,无论是临床症状,还是遗传机制,个体差异都极大,这给探究其发病根源带来重重困难。

此前,科学界虽已鉴定出30余种由单基因突变引发的狼疮类型,但对其深入认知仍受诸多限制。

此次,由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在5例狼疮肾炎患者体内发现了PLD4基因突变。

PLD4缺失致使pDCs、B细胞持续活化TLR7/9信号通路,引发自身免疫

这种突变属于隐性遗传,患者的两个PLD4等位基因均发生突变,而其父母作为突变携带者却未发病。该发现首次明确了人类PLD4基因缺陷与狼疮发病的直接关联。

深入研究发现,PLD4缺陷患者的PLD4蛋白活性大幅降低,致使机体免疫反应过度。研究还进一步探明了PLD4缺陷导致机体长期炎症,且炎症多发于肾脏的原因。

为寻求治疗方案,研究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JAK抑制剂巴瑞替尼进行干预。结果令人振奋,该抑制剂显著缓解了缺陷小鼠体重下降、自身抗体产生及组织炎症等症状。

此外,巴瑞替尼还在患者来源的炎症细胞中有效抑制了I型干扰素通路的过度激活,为携带PLD4突变的SLE患者提供了潜在的精准治疗策略。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2:26:25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