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07:07
科学家发现“虚拟电荷” 仅在光照下存在的新现象
发布日期:2025-09-29 12:47:15  稿源:cnBeta.COM

一项由米兰理工大学主导的最新研究在《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的论文揭示了绝缘体材料中虚拟电荷的关键作用。这些虚拟电荷是仅在与光发生相互作用时存在的载流粒子,却能显著影响材料的光学响应。

用于操控阿秒光脉冲的高精度光学元件。图片来源:米兰理工大学

在阿托秒研究中心的实验室里,由镜片、透镜和精密仪器构成的复杂网络引导着超快激光脉冲。图片来源:米兰理工大学

现代物理与光子学的重要挑战之一,是理解材料在极短暂光脉冲照射下的行为。此次研究中,米兰理工大学联合筑波大学、马克斯·普朗克结构与物质动力学研究所,以及光子与纳米技术研究所(Cnr-Ifn),共同探索了虚拟电荷现象。

研究团队以单晶金刚石为实验对象,利用持续仅数阿秒(十亿分之一的十亿分之一秒)的光脉冲,采用阿秒瞬态反射光谱法,全程记录了超快过程。

通过实验数据与先进数值模拟比对,科学家首次分离出材料电子能带间“虚拟垂直跃迁”的效应。这项发现改变了过去对光与固体材料极端条件下相互作用的认识,以前人们更多关注实际电荷的运动。

米兰理工大学物理系教授、CNR-IFN研究员Matteo Lucchini表示:“我们的工作表明,虚拟载流子的激发过程——仅发生在数十亿分之一的十亿分之一秒内——对于正确预测固体中极速光学响应至关重要。”CNR-IFN研究员Rocío Borrego Varillas补充道:“这些成果是电子学中超快技术发展的关键一步。”

研究进展为制造运行频率达拍赫兹级别(比现有设备快千倍)的超快光学器件,例如开关和调制器,提供了新思路。未来这类技术的发展,需深入理解实际电荷与虚拟电荷的协同作用。

编译自/ScitechDaily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4:07:07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