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7:26:27
车企一把手罕见认错,“曾放任质量问题恶化太久”
发布日期:2025-10-05 14:49:54  稿源:汽车商业评论

2020年10月,吉姆·法利(Jim Farley)接替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出任福特CEO,如今已带领这家百年车企走过五年变革之路。1962年出生的法利,1990年毕业于乔治城大学,获得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双学位,之后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法利的父亲是一名银行家,他与妻子共有三个孩子。他是底特律教皇弗朗西斯中心的支持者,并经常作为志愿者为该中心工作,还曾担任该中心新建的Bridge Housing Campus资本运动主席。


法利是哈雷-戴维森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他热爱汽车,是一名老式汽车的收藏家和赛车手。

在加入福特前,法利几乎一直在丰田汽车工作,担任过雷克萨斯品牌的集团副总裁兼总经理,负责雷克萨斯的所有销售、营销和客户满意度活动。

他还担任过负责丰田部门市场规划、广告、销售、促销、激励和互联网活动的集团副总裁,并曾在丰田位于美国和欧洲的战略规划、产品和营销部门工作,还领导了丰田新赛恩(Scion)品牌的成功推出。

2007年,法利加入福特汽车。2017年5月22日,他被任命为福特汽车执行副总裁兼全球市场总裁,并被赋予推动林肯品牌复兴的任务。

2019年4月10日,他被任命为新兴业务、技术和公司战略总裁,负责监督移动出行、自动驾驶汽车研发、先进工程、企业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全球数据分析等领域。

2020年10月1日,法利被任命为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2022年3月,他又兼任了福特Model e的总裁。

2025年9月29日,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撰文回顾了法利担任福特汽车CEO五年来的历程。

拒绝平庸产品”:聚焦优势领域

法利上任时,福特已开始精简产品组合,停售福克斯(Focus)与蒙迪欧(Fusion)等轿车,转而优先发展跨界车与SUV。

法利进一步推进这一战略,宣布停售锐界(Edge),并计划在2025年底停售翼虎(Escape)与林肯海盗船(Lincoln Corsair)。

“我们不生产洗发水,”法利在2025年底特律车展上强调,“福特的第一条规则:拒绝平庸产品。”

在这一理念下,福特将产品重心放在三类车型上:

一是具有驾驶乐趣的衍生车型,如野马Dark Horse(Mustang Dark Horse)与烈马Raptor(Bronco Raptor);

二是高利润的商用皮卡与货车;

三是细分市场车型,如面向越野领域的烈马Bronco与紧凑型皮卡Maverick。


美国晨星研究服务公司(Morningstar Research Services)股权分析师戴维·惠斯顿(David Whiston)评价道:“福特本可以投入更多资源争夺紧凑型轿车市场,但法利认清了福特在轻型卡车领域的真正优势,并进一步开发了Bronco、Maverick等细分市场产品。他遵循‘向高利润领域倾斜’的策略。”

从市场表现看,2020年至2024年,福特在美国轻型车市场的销量小幅增长1.5%,至206万辆,但增速低于行业整体水平,导致市场份额从法利上任时的14%降至2024年底的12.9%;不过,2025年上半年,其市场份额已回升至13.6%。

法利表示,相比在同质化细分市场追逐份额,福特更应聚焦能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领域——这一策略也符合福特数十年的发展趋势(20世纪50年代中期,福特曾占据美国市场30%的份额)。

福特+战略:软件与业务重组双驱动

法利提出的“福特+”(Ford+)战略是此次变革的核心,该战略聚焦两大方向:

一是提升软件能力,扩大订阅服务收入,升级BlueCruise驾驶辅助系统功能;

二是业务架构重组,将公司拆分为三个独立业务单元,同时改革制造流程以降低成本,应对中国竞争对手带来的“生存威胁”。

在软件与订阅服务方面,截至2025年,福特的软件订阅用户已超过75万,这一业务尤其为福特商用车部门(Ford Pro)贡献了显著利润——2024年,Ford Pro实现营收约90亿美元。

在业务重组上,2023年,法利推动成立全球工业系统团队,整合制造与供应链资源,为后续成本控制与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财务数据显示,法利任期内福特的利润表现虽有波动(2021年净利润飙升至179亿美元,2022年却亏损20亿美元),但在“福特+”战略推动下,2024年公司营收创下历史新高,净利润回升至59亿美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也保持增长。

此外,福特的国际业务从过去的“烧钱”状态扭亏为盈,2024年合计实现利润20亿美元;公司表示,有望在2025年实现全球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

股价方面,自法利上任以来,福特股价累计上涨约 60% ,但较 2022 年 1 月的高点仍有显著回落,且近期对公司举措的反应较为平淡

挑战与争议:电动车战略调整与质量问题

尽管成绩显著,法利的变革之路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电动车战略的反复。

上任初期,法利将电动车研发投入提升近两倍,但由于与行业内其他企业一样高估了消费

者对电动车的需求,福特后续不得不缩减电动车产量、削减生产线、取消部分产品项目,并推迟相关投资。

同时,法利曾尝试改革电动车零售模式(要求经销商投资充电网络、提供差异化购车体验),但在经销商的广泛反对下最终放弃;

此外,福特还曾计划通过区域中心配送电动车以降低经销商库存成本,同样因执行效果不佳而终止。

其次是长期存在的质量问题。

法利坦言,自己曾“放任质量问题恶化太久”。2025年上半年,福特发起了116次召回,数量超过其他任何车企全年的召回次数;2024年,福特F-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的交付曾中断超过9周;2021年Bronco上市时,因供应商提供的车顶存在缺陷,导致交付延迟。


福特解释称,2025年召回数量激增部分源于更严格的质量检测,且约半数召回是针对可通过空中下载(OTA)更新修复的软件漏洞。

福特首席运营官(COO)库马尔·加尔霍特拉(Kumar Galhotra)表示,2023年的业务重组已帮助公司更好地管控质量问题,“当然,仍有更多工作要做,但已有明确的改善迹象”。

福特预计,2025年将成为公司历史上新车交付后前三个月质量表现最好的年份之一。不过,惠斯顿指出:“质量问题仍是财报日的‘常客’,福特似乎总是在进步后又出现倒退。”

此外,法利还曾做出两项争议性决策:

一是终止对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rgo AI的投资,转而聚焦技术难度更低的驾驶辅助系统;

二是关闭在巴西的工厂(此前该业务已累计亏损数十亿美元)。

领导风格:倾听反馈与个人IP打造

在内部管理上,法利被评价为“注重行动、关注结果”,且善于倾听反馈。

福特全国经销商委员会主席埃迪·斯蒂弗斯(Eddie Stivers)表示:“他会认真倾听,在交流时做详细笔记,然后提出尖锐且具体的问题。你可以将问题深入到第二、第三甚至第四层面,他会跟踪进展并理解你的诉求。”

斯蒂弗斯认为,优秀领导者的标志之一是“愿意快速承认错误并尝试新方案”,而法利正是如此——例如在电动车零售模式受挫后,他及时调整策略。

在外部品牌传播上,法利积极打造个人IP,通过多种渠道提升福特的曝光度:

他主持每周播客节目,嘉宾包括历史学家亨利·路易斯·盖茨(Henry Louis Gates)、女演员西德妮·斯威尼(Sydney Sweeney)、嘻哈歌手T-Pain等;频繁参与《杰·雷诺的车库》(Jay Leno’s Garage)节目录制,并多次登上《吉米·法伦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immy Fallon)。

2025年9月福特赞助《吉米·法伦今夜秀》底特律特辑时,法利还与法伦戴假发拍摄短视频,调侃Bronco拥有“给乘客烫卷发”的幽默功能。


此外,法利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美国公路旅行经历,并延续了担任CEO前的周末赛车爱好。

加尔霍特拉评价道:“吉姆充满好奇心,这对其他领导层是极大的启发。并非所有好想法都来自美国东南部的密歇根州,与不同行业的领军人物、名人交流,能让我们跳出汽车行业的思维定式,以更开阔的视角思考问题。”

法利则表示,好奇心是自己“与生俱来的特质”:“提问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为了学习——这两者有本质区别。我成长的家庭、接受的教育,以及早年在丰田的工作经历,都让我明白:提出更好的问题、保持好奇心,并围绕好奇心构建问题,才能不断进步。”

未来展望:聚焦执行与长期价值

截至2025年,法利的任期已超过其两位前任(哈克特与马克·菲尔兹(Mark Fields)均仅任职三年),为福特带来了稳定的领导核心。

斯蒂弗斯(自2000年代中期便与法利相识,当时法利在雷克萨斯任职,斯蒂弗斯则是林肯-水星经销商委员会成员)表示:“他依然是那个充满热情的吉姆,依然比所有人都超前思考数年。如果市场能趋于稳定,让企业有清晰的规划方向,他的前瞻性思维将让福特在长期受益。”

法利表示,福特已建立坚实的基础,当前最大的挑战是“执行”,他的目标是“打造一家长期稳健、让公众自豪的企业”。

他说:“我希望建立这样一家‘北极星’式的公司——当我面对工厂工人、经销商、福特家族及所有利益相关者时,能对他们说:‘我们终于成为了你们一直期待的样子。’我的核心目标是构建可持续性……这种可持续性不应依赖于吉姆·法利或任何个人的影响力。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7:26:27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