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7:48:13
研究认为地球在植物出现之前曾是被真菌统治的世界
发布日期:2025-10-05 15:25:25  稿源:cnBeta.COM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真菌早在植物数百万年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这些古老真菌或许为陆地生命的繁荣做好了准备,它们与藻类合作,循环养分并构建原始的土壤。

近日发表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的一项新研究,为真菌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新的见解,揭示出真菌对最早陆地生态系统形成的关键作用。研究由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OIST)团队与多国合作完成。结果显示,真菌在植物出现之前,已经经历了数亿年的分化。

OIST模型进化基因组研究组主任、论文作者Gergely J. Szöllősi教授指出:“复杂多细胞生命——即具备专门细胞并协作的有机体——分别在动物、陆地植物、真菌、红藻与褐藻五大主要类群中独立进化,在曾由单细胞生物主导的地球上,这一革命性转变至少发生了五次。理解这些类群何时出现,是解开地球生命历史的关键。”

多细胞生命的出现不仅仅是细胞聚集,更是不同功能细胞组织成组织与器官。实现这一转变需复杂分子系统,使细胞间紧密结合并建立精细的协调通信。这些机制分别在五个类群中独立产生。

在大多数类群中,化石记录如地质年表般给出清晰的时间锚点。例如,红藻的化石可能可追溯到16亿年前(印度发现的类似海藻化石);动物则在约6亿年前出现(埃迪卡拉纪如Dickinsonia化石);陆地植物则约在4.7亿年前生根(微小孢子化石);褐藻则是在其后数千万到亿年间分化。这些证据共同绘制了生命复杂性演化的时间图景。

但真菌却成为化石年表中的例外。由于真菌大多为柔软的丝状体,极难完整化石化。此外,动物和植物似乎仅有一次复杂多细胞性的起源,真菌却源自多种不同的单细胞祖先,多次独立演化出复杂多细胞性,使其在稀少的化石记录中难以追溯起点。

为填补真菌化石记录的空白,科学家采用“分子钟”方法。遗传突变在生物世代间稳定积累,可用基因差异推算物种分化时间。但分子钟本身只能显示相对时间,需要通过化石记录进行校准,然而真菌化石稀少,一直缺乏有效锚点。本次OIST团队创新性地引入了“基因水平转移”信息(HGT),即基因在不同真菌谱系之间的跨谱系转移。

Szöllősi教授解释道:“基因通常是‘垂直’从亲代传给子代,但水平转移则像是基因‘横向’跳到另一物种。这带来强有力的时间推断。比如A谱系的基因出现在B谱系,说明A谱系祖先比B谱系后代古老。”

研究团队共鉴定出17例基因转移,结合化石数据,为真菌分化时间线提供了新约束。

分析显示,现存真菌共同祖先可追溯至约14亿至9亿年前,远早于陆地植物。这一时间线支持真菌与藻类在早期陆地生态系统中长期合作,为后续生命登陆做准备。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Dr. Lénárd L. Szánthó表示:“真菌调控着生态系统——回收养分,与其他生物共生,有时也致病。确定真菌分化时间线说明它们在植物出现之前就已多样化,与藻类协作,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奠基者。”

这条全新时间线重新定义了生命登陆的故事。数亿年前,真菌已与藻类在微生物群落中活跃,为大陆宜居化打下基础。通过分解岩石、循环养分,这些古老真菌可能是最早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创建了原始土壤,深刻改变了陆地环境。在这种新视角下,植物登陆的并非荒凉大陆,而是经过真菌王国千万年改造的宜居世界。

编译自/ScitechDaily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7:48:13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